一种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满堂基础假山洞室被动式热环境调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308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满堂基础假山洞室被动式热环境调控系统,包括池水循环组件,所述池水循环组件包括满堂基础池体、第一进水管、水泵、抽水管、地下水源和换热水循环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充分利用水源压力和自然重力原理实现池水的循环,无需额外动力,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利用板式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无需传统空调制冷制热系统,减少对能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负担,并且通过依赖自然热力学规律可实现被动运行,无需任何外部动力驱动,实现了彻底的节能环保要求;通过水循环、空气对流和辐射供能三种模式的协同,可对洞室内环境温湿度实现精细调控,整个系统运行成本接近为零,无污染排放,适用范围广泛,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环境调节,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满堂基础假山洞室被动式热环境调控系统


技术介绍

1、建筑环境调节主要涉及对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方面进行控制和优化,以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建筑环境调节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旨在通过设计、构造和管理等手段,使建筑内部环境达到舒适、健康、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一过程涉及到对风、光、热等多种环境物理性能的处理,以及对建筑内外环境之间能量交换的调控。

2、在传统的人工洞室以及其他地下空间的环境调节方式主要是依靠空调制冷制热系统。然而,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即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空调系统的运行不仅会增加能源消耗,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

3、同时,一些被动式建筑尝试利用地热能和土壤热进行供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但是,这些被动式建筑在夏季仍然需要依靠机械制冷来调节室内温度,无法完全摆脱对机械系统的依赖。

4、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冷热源,实现节能环保式的热交换调节,已经成为地下空间环境优化的关键问题。只有找到一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满堂基础假山洞室被动式热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水循环组件(1),所述池水循环组件(1)包括满堂基础池体(11)、第一进水管(12)、水泵(13)、抽水管(14)、地下水源(15)、第一出水管(16)和换热水循环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满堂基础假山洞室被动式热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冷暖组件(3)包括主出水管(31)、循环泵(32)、连接管(33)、热水管(34)、冷水管(35)、热辐射盘管(36)、冷辐射盘管(37)、支回水管(38)和主回水管(39);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满堂基础假山洞室被动式热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水循环组件(1),所述池水循环组件(1)包括满堂基础池体(11)、第一进水管(12)、水泵(13)、抽水管(14)、地下水源(15)、第一出水管(16)和换热水循环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满堂基础假山洞室被动式热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冷暖组件(3)包括主出水管(31)、循环泵(32)、连接管(33)、热水管(34)、冷水管(35)、热辐射盘管(36)、冷辐射盘管(37)、支回水管(38)和主回水管(39);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满堂基础假山洞室被动式热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满堂基础池体(11)的上表面外侧设置有洞体(40),所述热辐射盘管(36)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洞体(40)的内侧壁,所述冷辐射盘管(37)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洞体(40)的内顶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板式热交换器的满堂基础假山洞室被动式热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洞体(40)的内侧壁靠近第一出水管(16)的一侧上部设置有入口处新风口(41),所述洞体(40)的内侧壁靠近第一进水管(12)的一侧下部设置有出口处新风口(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庭风王淑雅汪耀龙陈荣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古建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