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3070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40
本技术属于隔震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包括抗压拉杆,所述抗压拉杆的轴心处通过开设的拉孔滑动套接有抗压杆,所述抗压拉杆的顶端与所述抗压杆的底端均设有球铰机构,所述抗压拉杆的底部外表面与所述抗压杆的顶部外表面均设有摩擦弹簧组,当所述抗压拉杆与所述抗压杆之间在发生震动后产生变形位移时。该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相比蝶形弹簧的宽大面积以及笨重的重量,会大大减少整个减震弹簧组的重量,同时摩擦弹簧的抗压能力比螺旋弹簧大,几乎与蝶形弹簧一样拥有强劲的抗震或减震能力,且不会受震动方向不同所带来的加速度方向不同的影响,也不会因质量过大而拽坏两端的球铰机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震支座,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隔震支座的隔震稳定性以及水平抗拉能力,会增加辅助的弹簧装置来提高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能力。如中国专利网站上公开的公告号为cn112575920 a的基于金属弹簧和橡胶支座并联的多功能震振双控隔震支座中,采用螺旋弹簧以及蝶形弹簧来改善普通隔震装置抗拉能力差的缺点。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2、螺旋弹簧的减震能力不足,而蝶形弹簧的重量很重。而且随着受力要求越高而越重。在发生震动时,由振幅产生的位移,会从各个方向极大拉扯蝶形弹簧,这过程中,震动的方向不同时,此时的蝶形弹簧的加速度方向是相反的,会对蝶形弹簧的两端活动连接点造成极大的拽伤,且重量越重,受损的概率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

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包括抗压拉杆,所述抗压拉杆的轴心处通过开设的拉孔滑动套接有抗压杆,所述抗压拉杆的顶端与所述抗压杆的底端均设有球铰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包括抗压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拉杆(1)的轴心处通过开设的拉孔(2)滑动套接有抗压杆(3),所述抗压拉杆(1)的顶端与所述抗压杆(3)的底端均设有球铰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拉杆(1)底部的拉孔(2)内壁固定套接有第一直线轴承(6),所述抗压杆(3)的表面滑动穿过所述第一直线轴承(6)后实现沿所述抗压拉杆(1)轴线方向的滑动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孔(2)的内侧顶壁开设有延伸至所述抗压拉杆(1)外表面处的导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包括抗压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拉杆(1)的轴心处通过开设的拉孔(2)滑动套接有抗压杆(3),所述抗压拉杆(1)的顶端与所述抗压杆(3)的底端均设有球铰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拉杆(1)底部的拉孔(2)内壁固定套接有第一直线轴承(6),所述抗压杆(3)的表面滑动穿过所述第一直线轴承(6)后实现沿所述抗压拉杆(1)轴线方向的滑动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型摩擦弹簧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孔(2)的内侧顶壁开设有延伸至所述抗压拉杆(1)外表面处的导向槽(7),所述导向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抗压杆(3)顶部表面固定连接的导向块(8),所述导向块(8)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槽(7)内底壁之间的高度等于所述摩擦弹簧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力史生志黄超王连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