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抗肿瘤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291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抗肿瘤应用。通过植物多酚绿原酸和过渡金属铜离子(Cu<supgt;2+</supgt;)在碱性条件下的配位螯合,构建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金属‑酚醛网络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不仅能够在酸性环境下分解并释放药物,诱导肿瘤细胞铜死亡,而且能够与过氧化氢发生类芬顿反应产生活性氧,并具有消耗谷胱甘肽的能力,进而协同化疗和化学动力疗法实现抗肿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抗肿瘤应用


技术介绍

1、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随着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公共健康问题,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目前,化疗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癌症治疗方法,然而,传统化疗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系列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鉴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特点,包括酸性、高浓度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过氧化氢(h2o2),一些具有刺激响应性的纳米载体被用于肿瘤治疗研究,其优势在于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并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传递效率。

2、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ha)是由咖啡酸(caffeic acid)与奎尼酸(quinicacid)生成的缩酚酸,在植物中分布广泛,并且在食品和医药中有广泛的应用。药理研究表明,cha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抑菌、降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抗炎、抗癌等作用。最近,cha已经完成了多项临床试验,特别是治疗复发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调节溶液pH为7.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绿原酸和铜离子的摩尔比为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的转速为400~600rpm/min,时间为6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调节溶液ph为7.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绿原酸和铜离子的摩尔比为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原酸的金属多酚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的转速为400~600rpm/min,时间为6h。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波涛王倩周雨欣张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