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包括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公路管理中心、养护工区等在内的公路服务设施数量不断增多,生活污水排放量随之增长,污水若不能达标排放,则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与此同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将公路服务设施污水排放作为督察重点,要求加强服务设施污水处理,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基于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和公路高质量发展需求,一些省份如安徽省等往往在深度处理设施前设置预处理装置,实现污水中油和大颗粒杂质的初步去除,以强化工艺处理效果,降低后续污水深度处理难度,减少设施运维费用,有效避免出水不达标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2、目前,现有预处理技术中过滤设备存在易堵塞问题,需要进行频繁清理,否则会影响设施的正常运行,难以保证稳定的出水水质,而往往公路服务设施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旅游旺季污水产量大,定期清理工作无疑增加了运维成本。
3、同时,工作人员在清理过滤设备时往往需要暂停设备,对过滤网上的固体颗粒进行人工导出,较为不便,且大幅降低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以解决过滤设备因水中杂质堵塞而造成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问题,同时提高杂质清理效率,降低人力劳动成本,利于污水的高效处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除渣沉淀池和折流板隔油
4、优选地,所述除渣沉淀池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除渣沉淀池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往复移动式刮渣器沿所述丝杆的轴向往复运动。
5、优选地,所述往复移动式刮渣器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刮渣刷,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刮渣刷连接,所述刮渣刷能够与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接触。
6、优选地,还包括集渣桶,所述集渣桶和所述集渣斗均位于所述除渣沉淀池的外部,所述集渣斗的底部与所述除渣沉淀池通过第二转轴铰接,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集渣斗翻转,将所述集渣斗内的滤渣倒入至所述集渣桶中。
7、优选地,还包括隔水门,所述隔水门与所述除渣沉淀池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隔水门的一端与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位于所述除渣沉淀池的外部且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隔水门的另一端能够伸入所述过滤网一端的插接凹槽中。
8、优选地,所述除渣沉淀池和所述折流板隔油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上端与所述除渣沉淀池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下端与所述除渣沉淀池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9、优选地,所述折流板隔油池内设置有若干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与靠近所述第一挡水板的所述第二挡水板交错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挡水板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板和若干所述第二挡水板形成s形通道。
10、优选地,所述隔油池排渣口为若干个,与所述折流板隔油池底部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二挡水板之间设置一所述隔油池排渣口。
11、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2、本技术通过往复移动式刮渣器将过滤网表面颗粒杂质和油渍同步推至集渣斗内,确保过滤网持续保持稳定的水量流通。
13、本技术通过控制器有效控制驱动结构和第三电机,实现隔水门自动插入过滤网的插接凹槽内,经与密封垫接触形成集渣斗闭合空间,随后集渣斗在第三电机的带动下向外翻转,将废渣倒至集渣桶,实现废渣收集过程的全自动化。
14、本技术通过在折流板隔油池内设置多级第二挡水板,可有效减缓水流速度,利于拦截颗粒物质和轻油,实现颗粒物质下沉后排出,轻油上浮至浮油溢流孔后经排油管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渣沉淀池和折流板隔油池,所述除渣沉淀池和所述折流板隔油池连通,所述除渣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除渣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池排渣口,所述除渣沉淀池中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除渣沉淀池设置有往复移动式刮渣器,所述往复移动式刮渣器用于将所述过滤网上的滤渣刮至所述过滤网一端的集渣斗中,所述折流板隔油池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浮油溢流孔,所述折流板隔油池的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折流板隔油池的底部设置有隔油池排渣口,各所述浮油溢流孔均与轻油回收箱连通,所述轻油回收箱用于收集所述折流板隔油池中的轻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沉淀池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除渣沉淀池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往复移动式刮渣器沿所述丝杆的轴向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式刮渣器包括第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渣桶,所述集渣桶和所述集渣斗均位于所述除渣沉淀池的外部,所述集渣斗的底部与所述除渣沉淀池通过第二转轴铰接,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集渣斗翻转,将所述集渣斗内的滤渣倒入至所述集渣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水门,所述隔水门与所述除渣沉淀池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隔水门的一端与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位于所述除渣沉淀池的外部且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隔水门的另一端能够伸入所述过滤网一端的插接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沉淀池和所述折流板隔油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上端与所述除渣沉淀池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下端与所述除渣沉淀池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隔油池内设置有若干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与靠近所述第一挡水板的所述第二挡水板交错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挡水板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板和若干所述第二挡水板形成S形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排渣口为若干个,与所述折流板隔油池底部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二挡水板之间设置一所述隔油池排渣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渣沉淀池和折流板隔油池,所述除渣沉淀池和所述折流板隔油池连通,所述除渣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除渣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池排渣口,所述除渣沉淀池中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除渣沉淀池设置有往复移动式刮渣器,所述往复移动式刮渣器用于将所述过滤网上的滤渣刮至所述过滤网一端的集渣斗中,所述折流板隔油池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浮油溢流孔,所述折流板隔油池的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折流板隔油池的底部设置有隔油池排渣口,各所述浮油溢流孔均与轻油回收箱连通,所述轻油回收箱用于收集所述折流板隔油池中的轻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沉淀池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除渣沉淀池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往复移动式刮渣器沿所述丝杆的轴向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式刮渣器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刮渣刷,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刮渣刷连接,所述刮渣刷能够与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瑶,黄学文,王宏斌,刘学欣,吕奖国,贾珍珍,王凯,姚嘉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