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214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54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底座和电连接件,绝缘底座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夹持臂;电连接件设置于两个第一夹持臂之间,电连接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与对应一侧的第一夹持臂间隔形成插接槽。电芯的极柱可插拔地设置于插接槽内且被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共同夹紧,通过极柱与电连接器的插接方式替代传统的焊接方式,操作方便快捷,可快速实现电芯间的电气连接,避免极片焊接工艺,降低了生产工艺成本,提高了电芯拆装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池模组中,相邻两个电芯间的电气连接主要采用极片焊接工艺,即极片的一端焊接在其中一个电芯的极柱上,极片的另一端焊接在相邻电芯的极柱上。这样的连接工艺,工艺复杂,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和焊接材料成本,若焊接有问题,不便于电芯拆出维护和二次组装,电池模组回收时,也不便于电芯的回收利用。

2、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快速实现电芯间的电气连接,避免极片焊接工艺,降低了生产工艺成本,提高了电芯拆装的便利性。

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通过设置上述的电连接器,可快速实现电芯间的电气连接,避免极片焊接工艺,降低了生产工艺成本,提高了电芯拆装的便利性。

3、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5、绝缘底座,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夹持臂;

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11)为弹性臂;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臂(21)为弹性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10)还包括底板(12),两个所述第一夹持臂(11)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12)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端,且与所述底板(12)呈夹角设置,所述电连接件(20)设置于所述底板(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上形成有卡槽(13),所述电连接件(20)的底部限位于所述卡槽(13)内。</p>

5.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11)为弹性臂;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臂(21)为弹性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10)还包括底板(12),两个所述第一夹持臂(11)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12)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端,且与所述底板(12)呈夹角设置,所述电连接件(20)设置于所述底板(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上形成有卡槽(13),所述电连接件(20)的底部限位于所述卡槽(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20)还包括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连接于所述绝缘底座(10)上,两个所述第二夹持臂(21)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22)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端,且所述第二夹持臂(21)朝向对应一侧的所述第一夹持臂(11)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上设有第三安装孔(221),所述绝缘底座(10)的底板(12)上与所述第三安装孔(221)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四安装孔(122),第二紧固件(50)依次穿设所述第三安装孔(221)和所述第四安装孔(122),以将所述连接板(22)固定于所述绝缘底座(10)上;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多雪郭健林健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