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圆机大盘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2010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53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圆机大盘润滑结构,包括大盘,大盘上端面上沿周向设置一号凹槽,一号凹槽底面靠内的那侧沿周向设置一号储油槽,一号凹槽靠内的那侧侧面上套设环形套,大盘齿轮的下端设置有环形滑动部,环形滑动部滑动套设在一号凹槽内,环形滑动部底面靠外的那侧沿周向设置二号凹槽,大盘齿轮的上端面上沿周向设置有二号储油槽,二号储油槽底部靠外的那侧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连接二号凹槽的通道,环形套上竖直设置通孔,环形套上端设置油泵,油泵的进液端上设置一号油管,一号油管穿过通孔后置于一号储油槽内,油泵的出液端上设置二号油管,二号油管出油端位于二号储油槽靠内的那侧上方,本技术能能使润滑油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圆机,具体涉及一种大圆机大盘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1、大圆机是做针织布用的一种机械设备,如授权公告号为cn220012970u公开的一种数控针织大圆机的大盘机构,包括大盘本体,所述大盘本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道,所述大盘本体的表面套设有大盘齿轮,所述大盘本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大盘本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壳,所述控制壳的右侧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侧贯穿控制壳并活动连接有推块。本技术通过设置隔板、密封块、弹簧、控制壳、螺杆、推块、顶杆、排油管、注油管和单向阀,解决了数控针织大圆机的大盘机构没有自动加油润滑功能的问题。

2、但是上述结构无法使润滑油循环使用,导致润滑油使用量较大,且需要频繁的加注润滑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大圆机大盘润滑结构,能使润滑油循环利用。

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圆机大盘润滑结构,包括大盘和大盘齿轮,大盘上端面上沿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圆机大盘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盘(1)和大盘齿轮(2),大盘(1)上端面上沿周向设置有一号凹槽(13),一号凹槽(13)底面靠内的那侧沿周向设置有一号储油槽(11),一号凹槽(13)靠内的那侧侧面上套设有环形套(8),大盘齿轮(2)的下端设置有环形滑动部(14),环形滑动部(14)滑动套设在一号凹槽(13)内,环形滑动部(14)的底面与一号凹槽(13)的底面接触,环形滑动部(14)外侧的侧面与一号凹槽(13)外侧的侧面接触,环形滑动部(14)内侧的侧面与环形套(8)接触,环形滑动部(14)底面靠外的那侧沿周向设置有二号凹槽(3),大盘齿轮(2)的上端面上靠内的那侧沿周向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圆机大盘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盘(1)和大盘齿轮(2),大盘(1)上端面上沿周向设置有一号凹槽(13),一号凹槽(13)底面靠内的那侧沿周向设置有一号储油槽(11),一号凹槽(13)靠内的那侧侧面上套设有环形套(8),大盘齿轮(2)的下端设置有环形滑动部(14),环形滑动部(14)滑动套设在一号凹槽(13)内,环形滑动部(14)的底面与一号凹槽(13)的底面接触,环形滑动部(14)外侧的侧面与一号凹槽(13)外侧的侧面接触,环形滑动部(14)内侧的侧面与环形套(8)接触,环形滑动部(14)底面靠外的那侧沿周向设置有二号凹槽(3),大盘齿轮(2)的上端面上靠内的那侧沿周向设置有二号储油槽(12),二号储油槽(12)底部靠外的那侧沿周向均匀分布有通道,通道倾斜向外连接二号凹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复闻桂芳吴振毅陈孝坤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玉溪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