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及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1968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53
本申请适用于激光雷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及移动装置,激光雷达包括:壳体部,壳体部包括上盖、侧壁及底座安装板,上盖、侧壁与底座安装板之间限定出第一容纳腔;侧壁与底座安装板之间抵接配合,底座安装板与上盖固定连接。本申请所提供的激光雷达通过将侧壁与底座安装板分体设置,使本申请所提供的激光雷达能够在将底座安装板连接到上盖之前,将激光雷达的某些零部件安装到底座安装板上,避免侧壁对相关零部件的安装操作产生横向上的阻挡,提高了装配自由度,从而为简化装配工序、提高装配精度提供了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激光雷达,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及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1、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飞机、导弹等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它由激光发射机、光学接收机、转台和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激光器将电脉冲变成光脉冲发射出去,光接收机再把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光脉冲还原成电脉冲,送到显示器。

2、现有的激光雷达大多将底座的侧壁与用于安装内部零件的安装板一体设置,但安装内部零件时只能从上方或下方进行装配操作,装配自由度低,并可能因此导致装配工序复杂或装配精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雷达及移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激光雷达的装配自由度低、装配工序复杂和装配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绕线结构(1211),所述第一绕线结构(1211)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3)内,并与所述侧壁(122)在横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绕线结构(1211)与所述底座安装板(12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绕线结构(1211)的外侧壁(122)上绕设有第一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1211)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安装板(121)连接,所述第一绕线结构(1211)的上端设置有光栅编码结构(1217)。>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绕线结构(1211),所述第一绕线结构(1211)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3)内,并与所述侧壁(122)在横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绕线结构(1211)与所述底座安装板(12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绕线结构(1211)的外侧壁(122)上绕设有第一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结构(1211)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安装板(121)连接,所述第一绕线结构(1211)的上端设置有光栅编码结构(12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2)与所述上盖(11)抵接配合,所述侧壁(122)夹持于所述底座安装板(121)与所述上盖(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2)的靠近所述上盖(1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221),所述上盖(11)的靠近所述侧壁(122)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111),所述侧壁(122)与所述上盖(1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221)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111)进行抵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富文孙志全郭盖华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乐动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