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为了降低复合速率、延长少子寿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相关技术中,一般会对衬底进行钝化处理,在衬底表面形成钝化接触层以降低表面载流子的复合,从而减小因衬底内部缺陷所带来的影响。
2、但是大多数钝化接触结构,会对入射光线产生吸收,导致太阳能电池光生电流的下降,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为了解决该问题,一般会通过设置钝化接触结构,通过减少钝化接触结构的面积来减少对入射光线的吸收。其中,具有钝化接触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工艺流程相对复杂,对精度要求更高,往往需要通过在电池表面设置标记点作为定位基准,从而保证电极浆料能准确印刷到钝化接触结构上。
3、然而,现有技术存在对标记点的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这使电极浆料无法准确印刷到钝化接触结构上,这也使得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标记部的位置抓取可靠性较高,制作良率较高的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和多个第二子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第一子电极连接有至少两个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二子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和与所述标记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多个第一区和多个钝化接触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钝化接触结构的轮廓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和多个第二子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第一子电极连接有至少两个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二子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和与所述标记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多个第一区和多个钝化接触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钝化接触结构的轮廓边缘分别界定出多个容置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钝化接触结构彼此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钝化接触结构的多个第一接触区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连接于同一所述第一接触区的多个所述第二接触区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均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厚度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和多个第二子电极,各所述第一子电极连接有至少两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二子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一一对应设于所述第一接触区的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所述多个第二子电极一一对应设于该所述第一接触区连接的所述第二接触区的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钝化接触结构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三接触区,所述容置区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接触区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接触结构和所述第二钝化接触结构的至少一者包括相互层叠的第一隧穿氧化层和第一多晶硅掺杂导电层,所述第一隧穿氧化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接触结构和所述第二钝化接触结构相互间隔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4-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与对应所述第二钝化接触结构的边缘具有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4-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的数量为多个;
14.根据权利要求4-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包括第一凹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深入所述衬底中时,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与所述钝化接触区的表面之间的最大断差d1满足: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包括中心区域以及邻接所述中心区域边缘的过刻蚀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尺寸w1满足: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边缘和相邻的所述第二钝化接触结构的边缘之间的过渡处理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处理区的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构造有多个凸起;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处理区的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所述第二钝化接触结构的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的粗糙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处理区包括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熔融物;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处理区的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二钝化接触结构的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低d0,所述d0满足: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方向的尺寸w2满足:
2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法,周彬彬,李征林,吕东芸,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