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具体为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及选材方法。
技术介绍
1、开胸手术患者由于手术部位、方式和基础病变的特点,术后经常会发生肺部并发症,其中肺血栓栓塞症发生隐匿,而且经常是致死性的,近年来逐渐成为外科术后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胸外科、心外科在针对开胸手术的教学上,会选用正中开胸训练模型为学生提供训练条件。
2、现有的胸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在使用时,胸部模型的表面切口难以恢复,影响后续的训练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及选材方法,具备使胸部模型所需的表面皮肤形成自修复薄膜,可对胸部模型的表面皮肤进行修复,方便后续的正中开胸训练等优点,解决了胸部模型的表面切口难以恢复,影响后续的训练使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胸部模型(2),所述胸部模型(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脊柱杆(3),所述连接脊柱杆(3)的侧表面均匀分布有脊椎块(4),所述脊椎块(4)的侧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肋骨(5),所述肋骨(5)远离脊柱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胸骨(6),且前胸骨(6)和肋骨(5)以脊柱块(4)为轴心呈对称分布,所述胸部模型(2)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有开胸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充液机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胸部模型(2),所述胸部模型(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脊柱杆(3),所述连接脊柱杆(3)的侧表面均匀分布有脊椎块(4),所述脊椎块(4)的侧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肋骨(5),所述肋骨(5)远离脊柱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胸骨(6),且前胸骨(6)和肋骨(5)以脊柱块(4)为轴心呈对称分布,所述胸部模型(2)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有开胸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充液机构(7),且充液机构(7)位于胸部模型(2)的右侧,所述充液机构(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远离充液机构(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9),且连接座(9)与连接脊柱杆(3)贯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机构(7)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液箱,所述充液机构(7)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泵,且输送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填充液箱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管道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增压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模型(2)包括皮下组织(11)、脂肪层(12)、肌肉层(13)和血管(14),所述胸部模型(2)的内壁设置有皮下组织(11),所述,所述皮下组织(11)的下表面设置有脂肪层(12),所述脂肪层(12)的下表面设置有肌肉层(13),所述肌肉层(13)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血管(14)。
5.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的选材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胸外科、心外科的正中开胸训练模型的选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胸部模型(2)的框架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刘磊,李单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