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鮰鱼湖泊养殖,特别涉及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
技术介绍
1、鮰鱼的肉质鲜美,色香味具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鮰鱼作为美味且营养丰富的食材,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2、由于鮰鱼对水质要求极高,需要无污染、溶氧充足且水源稳定的环境。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许多湖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难以满足鮰鱼的生长需求,目前,鮰鱼的湖泊散养还较为困难,不仅较难进行湖泊选址,湖泊的生态平衡搭建及后续饲养也较为困难,因此,现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具有湖泊选址科学,鮰鱼散养效果好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选择并准备天然湖泊:通过鮰鱼习性规划选址原则,根据养殖规模初步筛选天然湖泊面积、水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湖泊深度最小值为6m,湖泊水流速度为0.08~0.60m/s,检测的湖水重金属含量合格标准为:铜30~80μg/L、镉0.6~3μg/L、汞0.05~0.8μg/L、铅2~6μg/L、砷0.01~0.04μ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底泥状况为清洁底泥,无大量包括死亡藻类、水生生物尸体及粪便在内的有机物淤积,及包括病原微生物、农药和化肥残余在内的有害物质积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湖泊深度最小值为6m,湖泊水流速度为0.08~0.60m/s,检测的湖水重金属含量合格标准为:铜30~80μg/l、镉0.6~3μg/l、汞0.05~0.8μg/l、铅2~6μg/l、砷0.01~0.04μ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底泥状况为清洁底泥,无大量包括死亡藻类、水生生物尸体及粪便在内的有机物淤积,及包括病原微生物、农药和化肥残余在内的有害物质积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杂食性鱼类还包括鳙鱼、草鱼幼鱼、白鲢,其中,鳙鱼、草鱼幼鱼、白鲢的数量小于鮰鱼鱼苗数量的十分之一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鮰鱼天敌鱼类或昆虫还包括鲶鱼、黑鱼、蜉蝣、襀翅目、毛翅目,其中,天敌鱼类的数量为2-4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自主配方饲料的重量份数组成为:鱼粉10-30份、玉米粉5-10份、葡萄糖4-6份、纤维素酶1-2份、小麦粉5-8份、豆粕10-15份、酵母粉1-2份、矿物质和维生素混料3-4份、黏合剂1-2份、酵母硒2-5份、蛋氨酸3-4份、抗氧化剂4-5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鮰鱼湖泊散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喂饲料的投料装置,投料装置包括投料管(1)、太阳能板(2)、浮盘(3)、控制组件(4)和喂料仓(5),太阳能板(2)固设于投料管(1)外侧,浮盘(3)位于太阳能板(2)下方,且浮盘(3)与投料管(1)外壁同轴固定,控制组件(4)以可上下活动的方式安装于浮盘(3)上,喂料仓(5)固设于投料管(1)底端,投料管(1)底端移入喂料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邹卫东,张玉凡,段昌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江外江生态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