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合的室内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160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墙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合的室内墙。包括有墙体板、导轨架Ⅰ、导轨架Ⅱ、滑块、勾块、弹簧Ⅰ等,墙体板内设置有导轨架Ⅰ,墙体板内设置有导轨架Ⅱ,滑块滑动设置于导轨架Ⅰ和导轨架Ⅱ之间,勾块连接于滑块上,弹簧Ⅰ两端分别连接于滑块和墙体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滑块、勾块、弹簧Ⅰ、卡块、弹簧Ⅱ、磁吸机构和限位机构配合,能够利用上一块墙体板内的卡块卡住下一块墙体板内的勾块,从而对两块墙体板进行固定,如此,即可方便人们快速对两块墙体板完成组合,从而提高整体的安装速度,并且当后续需要更换某块损坏的墙体板时,可以单独对指定的某块墙体板进行拆下更换,从而方便人们对损坏的墙体板进行维修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墙体的,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合的室内墙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对环保、节能要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因其快速施工、资源节约等优点而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在装配式建筑中,墙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安装的便捷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装配式墙体主要通过预制构件现场组装的方式进行安装,这些预制构件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类型的墙体板;传统的装配式墙体在安装过程中,相邻两块墙体板之间采用侧面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具体来说,在两块墙体板对接后,需要从侧面使用螺栓将其固定在一起,以确保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强度;然而,上述传统的连接方式在使用时,由于每块墙体板之间的连接都需要多个螺栓,这就意味着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用于拧紧螺栓,降低了整体安装速度;并且上述传统的连接方式在使用后,如果某块墙体板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时,必须先拆卸后续安装的所有墙体板,才能接触到损坏的部分,这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也使得维护过程变得复杂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合的室内墙,包括有墙体板(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导轨架Ⅰ(2)、导轨架Ⅱ(3)、滑块(4)、勾块(5)、弹簧Ⅰ(6)、导轨架Ⅲ(8)、卡块(9)、弹簧Ⅱ(10)、磁吸机构和限位机构,墙体板(1)内设置有导轨架Ⅰ(2),墙体板(1)内设置有导轨架Ⅱ(3),滑块(4)滑动设置于导轨架Ⅰ(2)和导轨架Ⅱ(3)之间,勾块(5)连接于滑块(4)上,弹簧Ⅰ(6)两端分别连接于滑块(4)和墙体板(1)上,墙体板(1)内设置有导轨架Ⅲ(8),卡块(9)滑动设置于导轨架Ⅲ(8)上,弹簧Ⅱ(10)两端分别连接于导轨架Ⅲ(8)和卡块(9)上,磁吸机构用于带动滑块(4)和卡块(9)进行移动,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合的室内墙,包括有墙体板(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导轨架ⅰ(2)、导轨架ⅱ(3)、滑块(4)、勾块(5)、弹簧ⅰ(6)、导轨架ⅲ(8)、卡块(9)、弹簧ⅱ(10)、磁吸机构和限位机构,墙体板(1)内设置有导轨架ⅰ(2),墙体板(1)内设置有导轨架ⅱ(3),滑块(4)滑动设置于导轨架ⅰ(2)和导轨架ⅱ(3)之间,勾块(5)连接于滑块(4)上,弹簧ⅰ(6)两端分别连接于滑块(4)和墙体板(1)上,墙体板(1)内设置有导轨架ⅲ(8),卡块(9)滑动设置于导轨架ⅲ(8)上,弹簧ⅱ(10)两端分别连接于导轨架ⅲ(8)和卡块(9)上,磁吸机构用于带动滑块(4)和卡块(9)进行移动,限位机构用于对滑块(4)进行限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合的室内墙,其特征是:磁吸机构包括有铁板ⅰ(11)和铁板ⅱ(12),滑块(4)上对称设置有铁板ⅰ(11),卡块(9)上对称设置有铁板ⅱ(12)。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组合的室内墙,其特征是:限位机构包括有连接板(13)、勾板(14)、铁板ⅲ(15)和弹性绳(16),墙体板(1)内设置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两侧对称转动设置有勾板(14),勾板(14)用于勾住滑块(4)进行限位,铁板ⅲ(15)安装于勾板(14)上,弹性绳(16)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侧的勾板(14)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组合的室内墙,其特征是:限位机构还包括有转杆(17)、齿轮组(18)和皮带轮组件(19),连接板(13)上对称转动设置有转杆(17),齿轮组(18)安装于转杆(17)之间,齿轮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广保胡军陈庚王磊路顺平韩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