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及收纳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144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50
本技术具体涉及提供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及收纳架,包括V形顶板、连接底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于连接底板前、后侧端,V形顶板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上端,第二侧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可拆卸固定连接于连接底板左、右侧端,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可拆卸固定连接,V形顶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拆卸连接。本收纳结构易拆装、可重复拆除拼合使用的同时,确保了各连接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屋体结构外形美观,趣味性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收纳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及收纳架


技术介绍

1、收纳架是一种常见于家庭的架体,可通过架体上的置物平台或置物杆收纳物品,使收纳更加整齐,便于寻找和取放。

2、由于现有常规的收纳架体积较大,现有常规的收纳架体积较大,不使用时占地面积大,拆装麻烦,且其顶部多为平面,外观设计趣味性差,美观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及收纳架。

2、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包括v形顶板、连接底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3、所述连接底板沿水平第一方向a具有左、右侧端,并沿垂直于水平第一方向a的水平第二方向b具有前、后侧端,

4、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于连接底板前、后侧端,所述v形顶板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上端,

5、所述第二侧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可拆卸固定连接于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包括V形顶板、连接底板(31)、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分别与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的左端和右端之间通过螺纹插接紧固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V形顶板的左、右端分别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插合配合并限位于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与连接底板(31)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底板(31)通过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包括v形顶板、连接底板(31)、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分别与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的左端和右端之间通过螺纹插接紧固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v形顶板的左、右端分别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插合配合并限位于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与连接底板(31)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底板(31)通过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顶板由分体的第一顶板(41)和第二顶板(42)构成,第一顶板(41)的上端和第二顶板(42)的上端相贴并形成开口向下的v形夹角,所述第一顶板(41)和第二顶板(42)沿水平第一方向(a)的两侧均与第二侧部通过螺纹插接紧固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体状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插接紧固结构包括螺帽(6)、连接螺柱(321),所述连接螺柱(321)设置于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v形顶板的左端和右端,且连接螺柱(321)与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v形顶板分别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上对应连接螺柱(321)设有连接通孔(14),通过所述连接螺柱(321)穿过连接通孔(14)与螺帽(6)螺纹连接紧固使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挺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