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储能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138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9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箱,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层电芯组和冷却部,至少两层电芯组层叠设置,电芯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单体电芯;冷却部设置在相邻的两层电芯组之间并用于冷却相邻两层电芯组,电芯组的极柱靠近冷却部设置且电芯组的极柱位于冷却部的同侧,通过将冷却部设置在相邻两层电芯组之间,冷却部可以同时为两层电芯组提供冷却效果;通过将电芯组层叠设置,电池模组在垂直方向上实现了更高的空间利用率,使得电池模组在相同体积下能够容纳更多的电芯,从而提高了能量密度;电芯组的极柱被设计在冷却部的同侧,简化了结构,减少了连接线和连接点的数量,便于将极柱部分的热量散失,从而减少了电芯热失控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箱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越来越高的比重,各种使用方式对电池包的系统能量密度、体积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集成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大模组模式满足上述要求。大模组模式包括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单排模组比双排模组在pack中占用空间大,而且体积密度小于双排模组;排模组的体积密度和能量密度优于单排模组,但双排模组中电芯之间固定连接方式复杂,无法兼顾集成效率和模组刚度。随着对加热速率、加热器干烧、成本三者要求越来越高,结合双排模组的尺寸特性,导致双排模组的加热模组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储能箱的空间内能量密度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箱。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层电芯组和冷却部,至少两层所述电芯组层叠设置,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单体电芯;所述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层电芯组和冷却部,至少两层所述电芯组层叠设置,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单体电芯;所述冷却部设置在相邻的两层所述电芯组之间并用于冷却相邻两层所述电芯组,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内的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正极柱、负极柱依次交替设置,且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位于同侧;和/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内的单体电芯之间串联连接;和/或,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BMS,所述BMS与所述单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层电芯组和冷却部,至少两层所述电芯组层叠设置,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单体电芯;所述冷却部设置在相邻的两层所述电芯组之间并用于冷却相邻两层所述电芯组,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内的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正极柱、负极柱依次交替设置,且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位于同侧;和/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内的单体电芯之间串联连接;和/或,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bms,所述bms与所述单体电芯的极柱位于所述冷却部的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还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部内,所述冷却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毛毛徐臣臣何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