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128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箱,所述采集箱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采集箱的上端插拔连接有采集筒,且采集筒的底部置于限位板的上端,所述采集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底部设有拉杆,且拉杆的另一端贯穿采集筒底部设置,所述采集箱内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定量进给机构,且定量进给机构与拉杆连接,所述定量进给机构包括限位转环、驱动环、外齿圈、驱动齿轮、伺服电机、导向杆、螺杆和连接环。本技术属于碳排放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碳排放采集,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1、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常见的温室气体中主要是二氧化碳,随着碳中和理念的发展,对排放气体的检测已经成为日常生产活动中的重要行为,现有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如申请号cn202320014264.7公开的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包括底座、采集支架和采集机构,所述采集机构包括密封塞、连接杆、采集头、采集筒、活塞、支撑托架、推动把和安装块,能够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收集之后进行中和反应,便于对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进行分析。

2、然而在实际使用时,采用手动拉拽的方式进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无法根据需求进行定量收集,从而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且整体结构体积较大,不便携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现有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采用手动收集存在误差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1)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所述采集箱(1)的上端插拔连接有采集筒(3),且采集筒(3)的底部置于限位板(2)的上端,所述采集筒(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的底部设有拉杆(5),且拉杆(5)的另一端贯穿采集筒(3)底部设置,所述采集箱(1)内的底部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设有定量进给机构(7),且定量进给机构(7)与拉杆(5)连接,所述定量进给机构(7)包括限位转环(8)、驱动环(9)、外齿圈(10)、驱动齿轮(11)、伺服电机(12)、导向杆(13)、螺杆(14)和连接环(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1)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所述采集箱(1)的上端插拔连接有采集筒(3),且采集筒(3)的底部置于限位板(2)的上端,所述采集筒(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的底部设有拉杆(5),且拉杆(5)的另一端贯穿采集筒(3)底部设置,所述采集箱(1)内的底部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设有定量进给机构(7),且定量进给机构(7)与拉杆(5)连接,所述定量进给机构(7)包括限位转环(8)、驱动环(9)、外齿圈(10)、驱动齿轮(11)、伺服电机(12)、导向杆(13)、螺杆(14)和连接环(15),所述限位转环(8)固定连接于支架(6)的上端,所述驱动环(9)转动连接于限位转环(8)上,所述外齿圈(10)设于驱动环(9)的侧壁上,所述驱动齿轮(11)转动连接于支架(6)的上端且与外齿圈(10)啮合,所述伺服电机(12)设于支架(6)的底部且输出轴贯穿支架(6)与驱动齿轮(11)连接,所述导向杆(13)垂直设于采集箱(1)内的底部且设于支架(6)的下方,所述螺杆(14)贯穿驱动环(9)且与驱动环(9)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4)的下端插拔连接于导向杆(13)上,所述连接环(15)转动连接于螺杆(14)的上端且与采集筒(3)的底部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筒(3)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艺苑琳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永日升胜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