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120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在预施工的隧道口进行套拱和管棚导向管施工;在若干管棚导向管内进行钻孔施工,并且在每个钻孔内放入活塞环,在活塞环的中心孔内插入钢管;在若干钢管外部端头上均安装注浆导管,并通过注浆机连接注浆导管对若干钢管内进行注浆,使流出的混凝土推动活塞环往钻孔外部移动并依次打开钢管上的开孔,使混凝土在钢管内沿内侧向外侧的开孔依次加压排出至岩层缝隙中,形成初段管棚支护;对隧道开挖至初段管棚下方后在隧道侧面环绕开挖施工槽,并在施工槽内朝向隧道方向继续施工次段管棚支护;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隧道贯通;其能提高管棚超前支护交界处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隧道施工时的加固方法,一般采用管棚超前支护,管棚超前支护是一种隧道施工的支护方式,将管棚推入地层中,通过管棚钢管上的开孔向地层中注入混凝土注浆材料,形成一个高强度、高刚度的管棚支护结构。管棚超前支护在隧道施工中有如下作用:增强地层刚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管棚能够与隧道周围的地层形成一个数十米长度的连续支护体,有效增强地层刚度,避免隧道周围的地层发生大面积变形。减小地表沉降:通过管棚的承载能力,可有效地减小地表沉降,降低对地上建筑物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管棚超前支护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隧道施工期间的工期和工程风险,节省施工成本。保护环境:管棚超前支护相对于传统的隧道支护方式,具有减少噪声和粉尘污染的作用。

2、由于一般的管棚超前支护的钢管需要基于隧道施工方向有一定向外扩大的倾角,以保证注浆凝固后的支护效果,而在注浆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注浆材料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同时管棚超前支护的钢管长度一般为10-45米,因此在注浆时靠近注浆口一侧的开孔能够注入地层缝隙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由若干单层环相互同轴贴合扣接,所述活塞环根据不同的注浆压力适配不同的单层环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活塞环内侧面和外侧面均设置有若干层环形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在钻孔内放入活塞环之前,先对钻孔内进行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千枚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由若干单层环相互同轴贴合扣接,所述活塞环根据不同的注浆压力适配不同的单层环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活塞环内侧面和外侧面均设置有若干层环形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在钻孔内放入活塞环之前,先对钻孔内进行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千枚岩地质特长隧道软质地段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所述钢管的每个开孔上均设置有滑动的盖板,所述活塞环在向钻孔外侧移动时将移动路径上的所述盖板依次滑动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枚岩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招炬黄超李雄威林伟哲吕锋彭传宇温月亮罗康辉肖波崔宸雨邓航权力赵羚余卢超张海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