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粮加工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104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杂粮加工上料装置,包括底板以及安装于底板的底部外壁四个边角的万向轮,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杆,斜杆的两侧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握持杆,且握持杆的圆周外壁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筒,输送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传送杂粮的输送机构;本技术,通过工作人员推动握持杆,通过四个万向轮的作用,即可带动装置整体移动,当进料盒内部发生堵塞时,通过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转动块,带动横杆以及横杆上的两个竖板转动,即可对进料盒的内部进行搅拌,进而即可对堵塞进行疏通,避免疏通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深入进料盒的内部进行,利于降低安全隐患,便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杂粮加工,具体是一种杂粮加工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燕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绿豆、小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对杂粮进行加工时,常常需要将杂粮放置于加工所需的机器中,由于设备的进料口位于高处,不便于工作人员对进料口进行直接加料,进而则需要使用到上料装置。

2、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7971285u”的一种杂粮加工上料装置,包括底座、传送筒、矩形输料筒,所述底座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正中安装有第一连接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座,所述传送筒的顶部左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传送筒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传送筒的底部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座。该杂粮加工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的矩形输料筒通过固定板与传送筒的端部固定连接,矩形输料筒倾斜设置,便于下料,成本低,并且可减少外接灰尘的进入,同时也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粮加工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安装于底板(1)的底部外壁四个边角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另一端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杆(6),斜杆(6)的两侧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握持杆(7),且握持杆(7)的圆周外壁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8),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筒(13),输送筒(1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传送杂粮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筒(13)的圆周外壁顶部另一端安装有进料盒(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粮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9),输送筒(13)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圆板(24),第一驱动电机(19)安装于圆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粮加工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安装于底板(1)的底部外壁四个边角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另一端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杆(6),斜杆(6)的两侧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握持杆(7),且握持杆(7)的圆周外壁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8),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筒(13),输送筒(1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传送杂粮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筒(13)的圆周外壁顶部另一端安装有进料盒(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粮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9),输送筒(13)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圆板(24),第一驱动电机(19)安装于圆板(24)的另一端外壁,且圆板(24)的一端外壁设置有转动杆(27),所述转动杆(27)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绞龙(28),且转动杆(27)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一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9)与控制面板(8)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杂粮加工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2),第二驱动电机(22)安装于底板(1)的一端外壁,且第二驱动电机(22)与控制面板(8)电性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外壁开有横槽,横槽的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1),且螺纹杆(2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一端,所述螺纹杆(21)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转动套接有第三转动座(18),输送筒(13)的圆周外壁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座(12),所述输送筒(13)的圆周外壁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块(26),底板(1)的顶部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2),底块(26)铰接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庆丰山庄石磨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