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和遥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廊带的自动选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现有方法的管道选线通常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和知识,可能导致选线过程有较大的主观性,增加了人为错误的风险,降低了处理效率,且现有方法可能没有充分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导致选线结果不够准确或不具备最优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管廊带的自动选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廊带的自动选线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针对待处理管廊带的基础栅格数据;
4、对所述基础栅格数据进行坡度分析,得到所述待处理管廊带对应的坡度数据;
5、根据所述坡度数据和所述基础栅格数据,通过预先建立的最短距离模型,得到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的目标选线,所述最短距离模型是基于gis技术生成的。
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带的自动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针对待处理管廊带的基础栅格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基础矢量数据转换为第三栅格数据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基础栅格数据进行坡度分析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智能选线推荐路由选线规则、地区等级划分规则和高后果区识别规则,所述智能选线推荐路由选线规则为基于管道禁止通行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带的自动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针对待处理管廊带的基础栅格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基础矢量数据转换为第三栅格数据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基础栅格数据进行坡度分析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智能选线推荐路由选线规则、地区等级划分规则和高后果区识别规则,所述智能选线推荐路由选线规则为基于管道禁止通行区域、管道宜避开区域、管道和构筑物的安全间距规定、管道与通信光缆的间距要求、管道与已建管道并行间距要求、管道与已建管道交叉固定、管道与公路桥梁之间的并行间距规定、管道与铁路桥梁之间的并行间距规定、管道与水下隧道之间的并行间距规定和管道跨越铁路或道路时净空高度要求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的约束条件;所述地区等级划分规则包括输气管道工程地区等级划分规则与输油管道工程地区等级划分规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凤,李海润,曹竞冉,张一星,李成皓,崔欣,吴家勇,刘亮,贺建,李珍,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