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大变形控制的复合式让压衬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087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6
本技术属于隧道衬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大变形控制的复合式让压衬砌结构,为了解决衬砌结构不能对四周的应力进行分散和调节、当遭遇大变形时衬砌结构易被破坏的问题。本技术在初期混凝土层与二次衬砌之间依次设置有蜂窝状压缩层和陶粒填充层,所述支护锚杆的一端伸入到隧道四周的岩土体中,所述支护锚杆的另一端穿出陶粒填充层,支护锚杆的外围配设有中空套管,中空套管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锚固头和第二锚固头。本技术不仅能够对隧道四周的应力进行分散,同时还具有自调节能力;本技术还能够监测隧道变形状态和变形量,以便于根据变形状态和变形量实时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衬砌,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大变形控制的复合式让压衬砌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向西部艰险山区发展,涌现了大量“长、大、深、难、险”隧道工程,这些隧道往往位于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区域以及特殊岩土地区,开挖后的围岩大变形现象屡见不鲜,给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建设带来威胁。隧道大变形问题,是指开挖后隧道围岩发生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的的向内收敛,如不采取应对措施将挤占净空并对支护结构造成破坏。衬砌是为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而施作在隧道内的永久性支护结构。

2、针对隧道大变形问题,目前所采用的让压衬砌结构主要通过在锚杆、钢拱架或二次衬砌局部范围安装让压元件达到让压目的。现有技术中对于衬砌的技术文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910069628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隧洞大截面超挖衬砌支护及其自主卸压装置及施工方法,它包括围岩,所述围岩的内部设置有初次衬砌,所述围岩的受力较大区域且位于初次衬砌的内部开挖有超前开挖槽,在沿着隧洞纵深方向开挖有多个超前开挖区域;在初次衬砌的外表面设置有二次衬砌,所述初次衬砌和二次衬砌之间预留有预变形腔体;所述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大变形控制的复合式让压衬砌结构,包括沿着隧道径向方向布置的支护锚杆和沿着隧道内壁喷射的初期混凝土层,支护锚杆和初期混凝土层构成初期支护结构,所述隧道内还设置有二次衬砌,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混凝土层与二次衬砌之间依次设置有蜂窝状压缩层和陶粒填充层,所述陶粒填充层包覆在二次衬砌的外围,所述蜂窝状压缩层设置在初期混凝土层的内壁,所述支护锚杆的一端伸入到隧道四周的岩土体中,所述支护锚杆的另一端穿出陶粒填充层,位于蜂窝状压缩层和陶粒填充层之间的支护锚杆的外围配设有中空套管,所述中空套管与初期混凝土层接触的区域设置有第一锚固头,所述中空套管与陶粒填充层接触的区域设置有第二锚固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大变形控制的复合式让压衬砌结构,包括沿着隧道径向方向布置的支护锚杆和沿着隧道内壁喷射的初期混凝土层,支护锚杆和初期混凝土层构成初期支护结构,所述隧道内还设置有二次衬砌,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混凝土层与二次衬砌之间依次设置有蜂窝状压缩层和陶粒填充层,所述陶粒填充层包覆在二次衬砌的外围,所述蜂窝状压缩层设置在初期混凝土层的内壁,所述支护锚杆的一端伸入到隧道四周的岩土体中,所述支护锚杆的另一端穿出陶粒填充层,位于蜂窝状压缩层和陶粒填充层之间的支护锚杆的外围配设有中空套管,所述中空套管与初期混凝土层接触的区域设置有第一锚固头,所述中空套管与陶粒填充层接触的区域设置有第二锚固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大变形控制的复合式让压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锚固头配设有弧形垫板,所述弧形垫板与陶粒填充层朝向二次衬砌的表面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大变形控制的复合式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嘉彭涛李佳龙周昌林邓安任东兴高晓峰何蕃民李艳陈龙飞李耀家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