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桩,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桩。
技术介绍
1、经检索申请号202321304220.4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桩,包括第一建筑桩,所述第一建筑桩的一端设有第二建筑桩,所述第一建筑桩靠近第二建筑桩的一端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第一建筑桩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放置块,两个所述放置块的内部插设有插销。
2、该专利申请中的一种新型建筑桩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移动安装环表面的两个连接块放到固定环表面放置块内部完成对安装环固定,使得安装环表面的橡胶圈固定在第一建筑桩与第二建筑桩的间隙处,提升第一建筑桩与第二建筑桩的间隙处的密封性,但是在这样使用的过程中,就需要橡胶圈能够紧密与第一建筑桩与第二建筑桩的间隙处进行贴合,进而导致橡胶圈移动时与第一建筑桩与第二建筑桩之间的阻力较大,进而难以对橡胶圈进行移动,若要方便对橡胶圈进行移动降低橡胶圈与第一建筑桩与第二建筑桩的间隙处贴合效果,就会第一建筑桩与第二建筑桩的间隙处密封性降低,进而降低了该设备的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建筑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桩,包括第一建筑桩(10)、设置于第一建筑桩(10)顶端的第二建筑桩(11)、固定安装于第一建筑桩(10)顶端的固定环(12)以及与固定环(12)底端的引导环(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2)的顶侧设置有调节环(14),调节环(14)的顶侧转动连接有支撑环(15),支撑环(15)的顶壁面贯穿开设有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多个限位线型通槽(17),多个限位线型通槽(17)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柱(18),多个限位滑柱(18)的顶端设置有橡皮圈(22),调节环(14)的顶壁面贯穿开设有与多个限位线型通槽(17)位置对应的多个弧线型通槽(21),多个限位滑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桩,包括第一建筑桩(10)、设置于第一建筑桩(10)顶端的第二建筑桩(11)、固定安装于第一建筑桩(10)顶端的固定环(12)以及与固定环(12)底端的引导环(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2)的顶侧设置有调节环(14),调节环(14)的顶侧转动连接有支撑环(15),支撑环(15)的顶壁面贯穿开设有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多个限位线型通槽(17),多个限位线型通槽(17)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柱(18),多个限位滑柱(18)的顶端设置有橡皮圈(22),调节环(14)的顶壁面贯穿开设有与多个限位线型通槽(17)位置对应的多个弧线型通槽(21),多个限位滑柱(18)的底端贯穿多个弧线型通槽(21)内部,固定环(12)的顶壁面开设有与多个限位滑柱(18)底端对应位置的多个固定滑槽(27),多个限位滑柱(18)的底端卡接于多个固定滑槽(27)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14)的顶端开设有环形滑槽(16),支撑环(15)转动连接于环形滑槽(16)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滑柱(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锡腾,徐锡盘,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旭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