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与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072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岩体注浆防渗材料与施工方法,属于煤矿渗地下支护工程领域。包括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通过向纳米硅溶胶中添加不同体积比的促凝剂,得到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其中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的体积比为(3~10):1;所述纳米硅溶胶为碱性钠型工业硅溶胶,所述促凝剂为强电解质溶液。硅溶胶与促凝剂的添加搅拌时间不低于1min,继续混和搅拌时间为2‑5min,充分混合形成的硅溶胶浆液不出现速凝现象,不大范围出现颗粒及雪花状悬浮物。根据需要对需要区域进行注浆封堵。其使用方便,可注性强,渗透性好,封堵性能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与施工方法,属于煤矿渗地下支护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受特殊地质赋存条件限制,围岩顶板裂隙水在煤矿巷道中普遍存在,裂隙水侵蚀、软化、泥化围岩导致的锚杆索失效、巷道大变形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井巷安全维控。利用注浆改性有效阻断围岩裂隙水的优势渗流通道,是改善围岩体物理力学性能及发挥自承载能力的重要技术途径。

2、由于裂隙砂岩、泥质软岩、松散煤体普遍存在裂隙-基质双重孔隙,其注浆改性效果与浆材可注性密切相关。常规无机类水泥浆及超细水泥浆材颗粒最小可注裂隙宽度约0.1mm,仅能封闭岩体的宏观裂缝,而对于对地下水渗流起主要作用的细微孔隙(0.3~5μm)封堵几乎不起作用,且在岩体微裂缝的渗滤作用下,注浆料的结石率和注浆加固结构的均匀性显著降低。聚氨酯及环氧树脂等高可注性的化学浆材由于凝胶体耐久性差使得围岩注浆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不佳,并因为化学浆材的毒性、发热及成本等问题在一部分地下工程中被限制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目前缺少一种用于煤矿渗水巷道等地下支护工程的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通过向纳米硅溶胶中添加不同体积比的促凝剂,得到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其中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的体积比为(3~10):1;所述纳米硅溶胶为碱性钠型工业硅溶胶,所述促凝剂为强电解质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钠型工业硅溶胶的粘度不超过5mPa·s,碱性钠型工业硅溶胶中包含有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纳米二氧化硅浓度为10~30%,纳米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不超过20nm;强电解质溶液为KCl溶液,溶液质量浓度为8~10%。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通过向纳米硅溶胶中添加不同体积比的促凝剂,得到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其中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的体积比为(3~10):1;所述纳米硅溶胶为碱性钠型工业硅溶胶,所述促凝剂为强电解质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钠型工业硅溶胶的粘度不超过5mpa·s,碱性钠型工业硅溶胶中包含有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纳米二氧化硅浓度为10~30%,纳米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不超过20nm;强电解质溶液为kcl溶液,溶液质量浓度为8~10%。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哲张农潘东江谢正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