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端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059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端口结构,包括固定组件、滑动组件、调节组件和断路器本体;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壳体、胶管、套箍、第一丝杆、第一手柄和电源线;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断路器本体端口的顶部,所述胶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胶管一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套箍的内侧壁套设于所述胶管的外侧壁,本技术通过转动第一丝杆带动套箍的锁紧螺栓转动,使得套箍对胶管进行紧固,从而对胶管内的电源线进行固定,避免了电源线的松动的同时还可以对断路器本体的端口起到防尘作用,通过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的设置,对电源线起到固定作用,从而保证了排线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端口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端口结构,属于断路器。


技术介绍

1、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2、中国公开专利(公开号:cn216957926u)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端口结构,包括断路器和端口,还包括阻尘机构和底护机构,所述阻尘机构由罩箱、隔胶板、方孔、通孔、工形胶管和透明板构成,所述端口外侧的断路器表面固定连接有罩箱,且端口一侧的罩箱内部粘接有隔胶板,所述隔胶板的表面开设有方孔,且方孔一侧的罩箱表面开设有通孔,在端口外侧的断路器表面设置有阻尘机构,外部电源线可以从罩箱表面通孔处的工形胶管处穿入,并经过隔胶板表面的方孔后插入端口内,借助透明板可以观察罩箱的内部线路插接状况,通过罩箱和隔胶板的多层阻隔,可以有效阻止端口处进入灰尘或雨水,该技术无法对连接到断路器的电源线起到固定作用,容易导致电源线的松动,在实际使用时,电源线的排列较为杂乱,影响美观,为此,提出一种断路器端口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端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01)、滑动组件(201)、调节组件(301)和断路器本体(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端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201)包括滑槽(20)、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所述壳体(10)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0),所述第一滑块(21)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20)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22)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20)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端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01)包括第一板体(30)、第二丝杆(31)、第二手柄(32)、第二板体(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端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01)、滑动组件(201)、调节组件(301)和断路器本体(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端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201)包括滑槽(20)、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所述壳体(10)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0),所述第一滑块(21)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20)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22)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20)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端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01)包括第一板体(30)、第二丝杆(31)、第二手柄(32)、第二板体(33)、第三丝杆(34)、第三手柄(35)、第三板体(36)和第四板体(37);所述第一板体(30)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0)的顶部,所述第二丝杆(3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板体(30)的内部,所述第二丝杆(3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杭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创航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