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054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筛后的凹凸棒石加入酸溶液中进行混合加热,离心干燥后得到酸化处理后的凹凸棒石;(2)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稳定剂和还原剂,以及酸化处理后的凹凸棒石,继续反应,冷冻或离心干燥得到抗菌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凹凸棒石为载体,以硝酸银为银源,通过筛选各种稳定剂及还原剂,成功通过溶胶固定法制备出抗菌复合材料;该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凹凸棒石的引入不仅降低了银纳米颗粒的生物毒性,同时可有效抑制银纳米颗粒的聚集,从而在较低银纳米颗粒投加量的情况下仍可以保持优异的抗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微生物传染病是对人类的全球性威胁,抗生素的出现和发展为复杂和严重的疾病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近几十年来抗生素的广泛生产和滥用导致了耐药细菌的产生,从而导致传染病和死亡率增加。因此,迫切需要有效、长期、无抗药性的抗菌药物来代替抗生素治疗。

2、目前,被广泛研究的抗生素替代品包括石墨烯,酶,植物提取物,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等。其中,由于纳米级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金属纳米颗粒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在众多金属纳米颗粒中,银纳米颗粒是伴随无机纳米合成技术发展而得到广受关注的无机抗菌材料,具有广谱杀菌、高效杀菌、无耐药性等特点。

3、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容易受到其自身的一些理化因素制约,如粒径、形貌、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等。其抗菌性能大小通常与颗粒尺寸大小呈现相反的趋势,即随着粒径的减小抗菌性能增加。但是,粒径越小的银纳米颗粒表面能越高,容易团聚成大颗粒,导致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面积变小,表现出的抗菌性能较差。因此,载体材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001~0.1mmol/L,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05~2.0g/L,还原剂的添加量为0.01~2.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和凹凸棒石的质量比为1:500~3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凹凸棒石的筛网为100~500目,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001~0.1mmol/l,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05~2.0g/l,还原剂的添加量为0.01~2.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和凹凸棒石的质量比为1:500~3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凹凸棒石的筛网为100~500目,酸溶液为盐酸、硫酸、硝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酸溶液的体积投加量为100~150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玉冯拥军李春生付正鹏汪启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