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继电器低功耗控驱动电路、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内部都有较大容量的母线电容,以提供更加平滑稳定的直流母线电压。在启动瞬间,若不加以限制必然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导致系统内部一些器件的损坏。因此在电力电子产品中普遍存在预充电路,与预充电路配合使用的功率继电器发热问题自然无法回避。
2、针对功率继电器发热问题,要么想方设法将热量散发出去,要么通过低功耗设计减小继电器本身线圈的发热。从效率及实用的角度,减小继电器本身功耗是一个不错的思路。目前继电器低功耗设计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3、方法一、设计两款电源,即继电器吸合时采用较高电压的电源驱动,吸合后切换成较低的能够确保继电器保持吸合电压的电源。但这种方案需要设计两组电源以及电源切换电路,电路整体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4、方法二、在继电器线圈驱动电路中串入合适的电阻,继电器吸合时通过外围电路将该电阻旁路,继电器吸合后再将该电阻串入到电路,将驱动电源的一部分电压转移到电阻上从而降低线圈上的电压。该方案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低功耗控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2,电阻R2的一端用于接收继电器驱动信号,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2的一端、稳压管D2的阴极连接,稳压管D2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1的另一端均与继电器K1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另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负极接地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低功耗控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2,电阻r2的一端用于接收继电器驱动信号,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2的一端、稳压管d2的阴极连接,稳压管d2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1的另一端均与继电器k1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另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负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继电器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德轩,赵海东,朱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尚特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