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铕掺杂氟磷灰石的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0379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铕掺杂磷灰石基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红色荧光粉的化学组成为Ca<subgt;10‑x</subgt;(PO<subgt;4</subgt;)<subgt;6</subgt;F<subgt;2</subgt;:xEu<supgt;3+</supgt;;其中x为Eu<supgt;3+</supgt;掺杂取代Ca<supgt;2+</supgt;的摩尔比,0.02≤x≤0.2。制备方法主要是以钙源、氟源、磷酸盐、含Eu<supgt;3+</supgt;化合物为原料,在150~250℃的温度下水热加热后清洗干燥便可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荧光粉在紫外光390nm的激发下表现出强烈的窄带红色发射,发射波长范围在579~696nm且主峰在618nm,经过计算得到色温为2138.74K,色坐标约为(0.5896,0.3385),可以作为热稳定性比较良好的红色荧光粉。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便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铕掺杂氟磷灰石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led照明是基于半导体芯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照明技术,具有转化效率高、寿命长、绿色环保、可调整光强、色彩丰富等优点。目前主要运用于固态照明的是白光led,具体原理是将发射波长为460nm的蓝光与可将部分蓝光转化为黄光的yag:ce3+荧光粉相结合得到。但是蓝光芯片激发yag:ce3+荧光粉形成的白色光的色温偏高、显色指数低、色彩还原性差等问题。所以制备出一种性能优异的红色荧光粉以实现低相关色温和高显色指数的白光led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主要的红色荧光粉以eu2+掺杂氮化物、氮氧化物或硫化物和mn4+掺杂氟化物荧光粉为主。eu2+掺杂氮化物具有丰富的发光颜色、较高的发光效率、较小的热淬灭性能,但是氮化基荧光粉需要在高温高压和惰性气体中制备,所需成本高,且受激发射的波段较宽,在绿色与黄色区域有严重的光子重吸收,导致白光led中短波长成分减小。eu2+掺杂硫化物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且温度稳定性较好,但是因为硫化物基质的存在会在制备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对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铕掺杂磷灰石基红色荧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灰石基荧光粉的通式为Ca10-xEux(PO4)6F2,其中:

2.一种铕掺杂磷灰石基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合成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Ca和Eu,F,PO4,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柠檬酸钠的化学计量比为0.37:1:0.41:0.1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钙源包括:氯化钙、硝酸钙、乙酸钙、硫酸钙或碳酸氢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含Eu3+的化合物包括硝酸铕或乙酸铕中的一种或几种;氟化物包括氟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铕掺杂磷灰石基红色荧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灰石基荧光粉的通式为ca10-xeux(po4)6f2,其中:

2.一种铕掺杂磷灰石基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合成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ca和eu,f,po4,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柠檬酸钠的化学计量比为0.37:1:0.41:0.1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钙源包括:氯化钙、硝酸钙、乙酸钙、硫酸钙或碳酸氢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含eu3+的化合物包括硝酸铕或乙酸铕中的一种或几种;氟化物包括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铵、氟化锂或、氟化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磷酸盐包括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别少荣佘丁顺岳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