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降解地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3992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降解地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50~70%的PBAT、10~20%的PPC、5~20%的PLA、5~10%的马来酸酐改性淀粉、0.2~2%的耐水解剂、0.2~1%的抗氧剂、0.2~2%的光稳定剂、0.5~5%的润滑剂、1~5%的开口剂、0.2~0.6%的扩链剂和0.1~0.5%的石墨烯作为原料;S2:将上述称取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改性、造粒,得到混合粒;S3:将混合粒经吹膜机进行吹塑,得到生物降解地膜。该全生物降解地膜不仅在力学性能方面实现了提升,而且重金属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以及能够在自然环境下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与水,保障了土壤健康和生态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草地膜,具体为一种生物降解地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农业操作中,传统水稻种植方法过度依赖于频繁应用除草剂来控制杂草问题,这一短期策略尽管能迅速见效,但其背后隐藏的负面效应不容小觑。除草剂的频繁施用不仅直接影响到稻米的品质与食品安全性,常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过安全标准,更对土壤生态系统构成了严峻挑战,长此以往,将引致土壤结构的退化及生物多样性的大幅衰减。此外,频繁的化学干预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2、面对这些由传统方法引发的环境与健康隐患,地膜覆盖技术一度被视为一个有望缓解问题的创新方案。然而,传统塑料地膜的应用同样暴露出新的环境难题:它们的物理强度不足,易于在外力作用下破损。同时,这些地膜通常含有多种有害重金属,可能渗透进入土壤,对环境及农作物构成潜在污染风险。加之,这些非生物降解材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负担。

3、鉴于上述挑战,开发与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成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关键突破方向。


<b>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降解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PBAT、PPC、PLA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60~70%、15~20%和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淀粉、马来酸酐、水和过硫酸铵混合,经反应挤出,得到马来酸酐接枝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型碳化二亚胺包括二异丙基苯聚碳化二亚胺、四异丙基二苯聚碳化二亚胺、环己烷基聚碳化二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或抗氧剂168中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降解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pbat、ppc、pla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60~70%、15~20%和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淀粉、马来酸酐、水和过硫酸铵混合,经反应挤出,得到马来酸酐接枝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型碳化二亚胺包括二异丙基苯聚碳化二亚胺、四异丙基二苯聚碳化二亚胺、环己烷基聚碳化二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或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物;所述光稳定剂为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和光稳定剂uv-783、光稳定剂622或光稳定剂119,所述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和光稳定剂uv-783、光稳定剂622或光稳定剂119的配比为1:(20~30);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酰胺或芥酸酰胺;所述开口剂为二氧化硅微粉;所述扩链剂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类化合物,二者的配比为1:(0.8~1.2),其中所述多元醇类化合物包括1,4-丁二醇、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羟基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造粒温度为150~200℃,优选18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魏巧陈红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稻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