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低压内、外缸独立落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9908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低压内、外缸独立落地结构,包括低压内缸、低压外缸、凝汽器、位移膨胀节、密封膨胀节;低压内缸套设在低压外缸中,低压外缸的外侧设置有内缸支撑,内缸支撑环绕低压外缸设置在汽轮机运行平台,低压内缸的周向位置设置有支撑爪,支撑爪贯穿低压外缸与内缸支撑连接,低压外缸四周支撑台板与汽轮机运行平台连接,低压外缸的底部位置与凝汽器连接,凝汽器设置在汽轮机运行平台下侧的基础上;在本方案中,低压内缸通过支撑爪独立的与汽轮机运行平台连接,实现低压内缸落地,低压外缸通过四周支撑台板与汽轮机运行平台连接,实现低压外缸落地,通过将低压外缸和低压内缸分别落地提升了整体机组运行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汽轮机低压缸,特别涉及一种汽轮机低压内、外缸独立落地结构


技术介绍

1、低压外缸因工作参数低、结构尺寸大,均采用钢板焊接结构,导致低压外缸刚性较差,传统的低压内缸坐落在低压外缸上,低压外缸除承受低压模块内部静子部件(如低压内缸、隔板等)外,还需承受真空载荷,对低压内部通流中心影响很大;而常规低压内缸落地布置方案,外缸与凝汽器采用刚性连接,外缸热膨胀死点位于凝汽器底部,使得外缸向上的膨胀量较大,特别是空冷机组和需要进行高背压改造的机组,排汽温度更高,膨胀量更大,导致低压内、外缸之间的密封膨胀节承受很大的横向位移,使得该处成为新的风险点,影响机组运行稳定性,并且由于该处膨胀节位置限制,需停机将整个低压模块揭开才能更换,大幅增加了机组检修周期和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汽轮机低压内、外缸独立落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低压内缸和低压外缸刚性连接,导致低压内、外缸之间的密封膨胀节承受很大的横向位移,增加了连接处的风险,影响机组运行稳定性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机低压内、外缸独立落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低压内缸、低压外缸、凝汽器、位移膨胀节、密封膨胀节;所述低压内缸套设在低压外缸中,所述低压外缸的外侧设置有内缸支撑,所述内缸支撑环绕低压外缸设置在汽轮机运行平台,所述低压内缸的周向位置设置有支撑爪,所述支撑爪贯穿低压外缸与内缸支撑连接,所述低压外缸支撑设置在轮机运行平台,所述低压外缸的底部位置与凝汽器连接,所述凝汽器设置在汽轮机运行平台下侧的基础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低压内、外缸独立落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爪和低压外缸之间通过密封膨胀节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低压内、外缸独立落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低压内缸、低压外缸、凝汽器、位移膨胀节、密封膨胀节;所述低压内缸套设在低压外缸中,所述低压外缸的外侧设置有内缸支撑,所述内缸支撑环绕低压外缸设置在汽轮机运行平台,所述低压内缸的周向位置设置有支撑爪,所述支撑爪贯穿低压外缸与内缸支撑连接,所述低压外缸支撑设置在轮机运行平台,所述低压外缸的底部位置与凝汽器连接,所述凝汽器设置在汽轮机运行平台下侧的基础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低压内、外缸独立落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爪和低压外缸之间通过密封膨胀节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低压内、外缸独立落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外缸四周通过台板与汽轮机运行平台连接,所述低压外缸的下端部和凝汽器的上端部通过位移膨胀节连接,所述汽轮机运行平台中设置有供低压外缸贯穿的连接通道,至少部分位移膨胀节设置在连接通道中,所述低压外缸的底部嵌入式设置在连接通道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轮机低压内、外缸独立落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外缸的侧壁上设置有供密封膨胀节连接的调节腔,所述支撑爪贯穿调节腔,并延伸到低压外缸外侧位置,所述密封膨胀节的两端自段部分分别与调节腔的侧壁以及支撑爪的侧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轮机低压内、外缸独立落地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波谢峰伍文华史宣平孙伟黄彪李煜高晓亮彭雲雯肖振东喻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