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的CO2驱油藏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3986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的CO2驱油藏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耐酸型疏水聚合物微球0.1‑0.2份,耐酸型环糊精聚合物1‑2份,表面活性剂1‑3份,水800‑12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具有耐酸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在超临界CO2酸性条件下(pH约为2~3)稳定;具有剪切恢复性,注入时在高剪切条件下体系的黏度降低,易注入,地下发生超分子作用实现原位增黏。本发明专利技术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能够有效实现气窜通道的封堵,封堵效果好,从而能够提高CO2的波及体积和驱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化学,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的co2驱油藏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近年来,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备受关注,co2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作为温室气体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方法日益受到重视。这项技术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还可以解决co2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还适用于低渗、特低渗油藏,可以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

3、气窜是气驱开发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中co2的黏性指进、重力超覆和储层的非均质性等客观因素会加剧气窜。气窜导致注入co2气体的无效利用,加剧co2驱开发矛盾,同时气窜后大量产出co2存在安全风险,最终提高采收率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4、针对co2驱气窜难题,专利文献cn 114989796 a中提到的泡沫防窜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盐特性;但是泡沫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此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的CO2驱油藏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耐酸型疏水聚合物微球0.1-0.2份,耐酸型环糊精聚合物1-2份,表面活性剂1-3份,水800-1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表面活性剂的CO2驱油藏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其特征在于,耐酸型疏水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表面活性剂的CO2驱油藏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表面活性剂的CO2驱油藏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其特征在于,耐酸型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的co2驱油藏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耐酸型疏水聚合物微球0.1-0.2份,耐酸型环糊精聚合物1-2份,表面活性剂1-3份,水800-1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表面活性剂的co2驱油藏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其特征在于,耐酸型疏水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表面活性剂的co2驱油藏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表面活性剂的co2驱油藏非均相超分子包合增效体系,其特征在于,耐酸型环糊精聚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亲水聚合单体5-15份,疏水单体0.1-1份,耐酸单体0.1-1份,引发剂0.01-0.1份,含有环糊精基团的链转移剂0.01-0.1份,水10-20份。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世龙杨红斌蒋海壮康万利张俊艺张煜彬邢璐瑶李昊聪王瑞超李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