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辆,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用制动踏板。
技术介绍
1、很多工程车辆为了适应复杂的施工场景,往往采用具有两条履带的履带车,履带车通常具有刹车制动踏板,刹车制动踏板有两个,分别用于对左右两个履带进行制动刹车。
2、现有的工程车辆的踏板背面有存在异物的风险,如果踏板的背面存在异物,会导致踏板无法被正常踏下,从而导致车辆无法及时制动,从而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复杂或恶劣的施工环境中会大大增加车辆失控和发生事故的风险。另外当踏板无法被正常踏下时,在未采取制动的情况下驾驶员较难及时发现,因此踏板背面的异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会导致制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用制动踏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动踏板,包括安装壳、第一转动单元、第二转动单元、第一制动单元、第二制动单元和第三制动单元,所述安装壳包括壳体和与壳体连接的基板,所述基板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车辆用制动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第一转动单元、第二转动单元、第一制动单元、第二制动单元和第三制动单元,所述安装壳包括壳体和与壳体连接的基板,所述基板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均包括转动筒、与转动筒连接的第一连接块以及与转动筒连接的驱动块,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的第一连接块分别与固定板的两端通过第一拉簧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一转动单元转动,所述第二制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二转动单元转动,所述第三制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用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车辆用制动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第一转动单元、第二转动单元、第一制动单元、第二制动单元和第三制动单元,所述安装壳包括壳体和与壳体连接的基板,所述基板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均包括转动筒、与转动筒连接的第一连接块以及与转动筒连接的驱动块,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的第一连接块分别与固定板的两端通过第一拉簧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一转动单元转动,所述第二制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二转动单元转动,所述第三制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用制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单元和第二制动单元均包括踏板、与踏板连接的连接板、与连接板连接的转动管以及与转动管连接的条形凸块;所述转动筒的内圆周处具有与条形凸块配合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三制动单元包括转轴、与转轴连接的转动杆、两个与转轴连接的转动块、两个与转轴连接的限位板、与转轴固定连接的圆柱形块以及通过第二连接块与圆柱形块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能够同时抵接第一转动单元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转动单元的第一连接块并驱动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同步转动,所述转动块和基板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簧,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具有被转轴穿过的穿孔,所述壳体、第一制动单元的连接板以及第二制动单元的连接板均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有侧凸块,两个侧凸块和两个连接板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侧凸块和连接板之间连接有第三拉簧,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能够抵接连接板的抵接块;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分别能够抵接第一转动单元的驱动块和第二转动单元的驱动块的条形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积,张士兰,米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高邮市迅达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