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940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包括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芯,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电芯;还包括: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封堵机构,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封堵机构,所述套筒的内侧设置有密封组件。该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能够通过弹性的方式实现连接器在水下的快速插拔,操作便捷,并且插拔过程中均可保证连接器的密封性,避免受到液体和污染物的侵扰,同时也能够保证插接后的稳定性,不会因拉力轻易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具体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


技术介绍

1、连接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在潮湿、污染和腐蚀环境下传输信号或电力的连接器,其中水下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通过湿插拔连接器与地面上的设备相连接,为了保证湿插拔连接器在水下插拔的顺畅性,以及避免插拔过程中受到液体和其他污染物的侵扰,需要保证湿插拔连接器的密封性,例如公开号为cn109038125b的一种移动开闭式光电复合水下湿插拔连接器,包括插头部分和与之配合使用的插座部分;插头部分的主体为插头内腔,插头内腔的后部设置后端腹板并形成插头尾腔;插头内腔和插头尾腔中间贯穿设置插头光电插芯;插头内腔内充满绝缘油;插头内腔内部设置楔形的第一推杆,插头内腔前部设置前端腹板和中间支撑板,前端腹板和中间支撑板之间形成的空间设置第一上下移动件,中间开有通孔,通过移动件的运动来开启和闭合插芯连接的通路;集成了光信号和电力传输,充分考虑了内外压力平衡,能够保证深水环境的可靠连接;

2、例如公开号为cn117134164b的一种深水湿插拔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密封套筒、插座密封套筒和插座入口,通过在插头插入过程中的动作与导电芯移动机构的配合,来使移动导电芯移出至第二绝缘套筒的外侧,后进入第一绝缘套筒内,让移动导电芯推动滑动导电芯的头端进入锥形卡座内实现通路,而且插头拔出后,滑动导电芯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在插合过程中保持密封,避免了插头内的高压绝缘油受到污染的状况。但是上述湿插拔连接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3、1.传统的连接器在插拔过程中不够便捷,通常需要多个复杂的步骤才可实现连接器的密封,容易因操作不当在插拔过程中受到外界液体和污染物的侵扰,进而影响后续连接的稳定性;

4、2.并且连接器设置在机器人上的一端,长时间浸泡在水下,外界的液体会进入连接器内部,不利于保证连接器连接后的密封性,同时连接器在连接后受到拉力容易出现脱离的现象。

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连接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传统的连接器通常需要多个复杂的步骤才可实现连接器的密封,容易因操作不当在插拔过程中受到外界液体和污染物的侵扰,连接器在连接后受到拉力容易出现脱离的现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包括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芯,且第一连接头的端部和第二连接头端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电芯,且第二电芯和第二连接头之间设置有弹簧;

3、还包括: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轨道,且第一轨道的端部超出第二连接头的端部,并且第一轨道外侧的套筒上开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第二轨道,且第二轨道的端部短于第一连接头的端部;

4、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封堵机构,且第一封堵机构用于第一连接头内部与外界的密封,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封堵机构,且第二封堵机构用于第二连接头内部与外界的密封,所述套筒的内侧设置有密封组件,且密封组件用于套筒与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连接处的密封。

5、优选的,所述套筒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组成滑动结构,且套筒的内侧与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外壁贴合接触,并且第一连接头的外径与第二连接头的内径和套筒的最小内经相同,这样方便第一连接头穿过套筒内侧与第二连接筒对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封堵机构包含有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轨道内侧通槽中的活动条,且活动条和第二轨道组成转动结构,并且活动条和第二轨道的转动处设置有蜗旋簧,同时第一连接头的侧壁贯穿有引导杆,套筒移动后可推动活动条转动,进而通过活动条推动引导杆在第一连接头上滑动。

7、优选的,所述引导杆和第一连接头为滑动连接,且引导杆的外侧缠绕有使其复位的弹簧,并且引导杆的截面为“l”形结构,同时引导杆远离第二轨道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引导杆移动后带动连接板同步的移动,并带动连接板收纳进固定槽中。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固定于第一连接头靠近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并且连接板通过固定槽和第一固定板组成滑动结构,同时固定槽开设于第一固定板内,连接板处于固定槽内时方便电芯连接,而连接板对第一固定板封堵时能够保证第一连接头的密封性。

9、优选的,所述第二封堵机构包含有固定于第二连接头内的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上均开设有供第二电芯通过的通槽,并且第二固定板的内部贯穿有活动轴,同时活动轴与第二连接头和第二固定板均为转动连接,套筒移动后带动活动筒和固定环同步移动并可带动齿块与齿轮接触。

10、优选的,所述活动轴的中间位置固定套设有活动板,且活动板和第二固定板组成相对旋转结构,并且活动板的转动范围为0-90°,同时活动轴的顶部固定套设有齿轮,转动活动筒时通过齿块与齿轮的啮合传动,可带动活动轴与活动板同步转动。

11、优选的,所述齿轮和齿块为啮合连接,且齿块在固定环上等角度设置,并且固定环固定于活动筒的内壁,同时活动筒设置在套筒的内侧,而且活动筒和套筒为阻尼转动连接,通过阻尼结构能够保证活动筒转动之后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含有粘贴于固定环上的第一气囊,且第一气囊移动后与固定块接触,并且固定块固定于第二连接头的底部,同时第一气囊的端部通过管道与固定腔的内部相互连通,固定环转动时可带动第一气囊同步转动,并且使得第一气囊与固定块接触。

13、优选的,所述固定腔开设于活动筒的内侧,且活动筒通过输气通道和第二气囊相连通,并且输气通道设置在套筒内,同时两个套筒的内侧均粘贴有第二气囊,通过固定块对第一气囊的挤压,使其内部的气体通过固定腔和输气通道传输至第二气囊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能够通过弹性的方式实现连接器在水下的快速插拔,操作便捷,并且插拔过程中均可保证连接器的密封性,避免受到液体和污染物的侵扰,同时也能够保证插接后的稳定性,不会因拉力轻易脱离,具体内容如下:

15、1.首先两个连接头对接后的位置不会储存液体,其次推动套筒移动套设在两个连接头外侧对连接位置进行密封,这样后续电芯连接时不会受到液体的影响,套筒移动后能够与活动条接触并推动其在第二轨道上转动,转动后可推动引导杆在第一连接头上滑动,进而带动连接板在第一固定板中滑动并收纳在固定槽中,让第一连接头中的第一电芯呈暴露状态,方便后续连接;

16、进一步的,当两个连接头需要分离时,拉动套筒移动使其与第一连接头分离,这样通过弹簧的回弹性可带动连接板重新对第一固定板进行封堵,通过蜗旋簧的回弹性带动活动条恢复倾斜状态,保证连接头分离后也不会受到液体的干扰;

17、2.套筒移动时可带动活动筒和固定环同步的移动,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包括有第一连接头(1),所述第一连接头(1)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芯(2),且第一连接头(1)的端部和第二连接头(3)端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3)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电芯(4),且第二电芯(4)和第二连接头(3)之间设置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与第一轨道(6)和第二轨道(8)均组成滑动结构,且套筒(5)的内侧与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3)的外壁贴合接触,并且第一连接头(1)的外径与第二连接头(3)的内径和套筒(5)的最小内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机构包含有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轨道(8)内侧通槽中的活动条(9),且活动条(9)和第二轨道(8)组成转动结构,并且活动条(9)和第二轨道(8)的转动处设置有蜗旋簧,同时第一连接头(1)的侧壁贯穿有引导杆(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10)和第一连接头(1)为滑动连接,且引导杆(10)的外侧缠绕有使其复位的弹簧,并且引导杆(10)的截面为“L”形结构,同时引导杆(10)远离第二轨道(8)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固定板(12),且第一固定板(12)固定于第一连接头(1)靠近第二连接头(3)的一端,并且连接板(11)通过固定槽(13)和第一固定板(12)组成滑动结构,同时固定槽(13)开设于第一固定板(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堵机构包含有固定于第二连接头(3)内的第二固定板(14),且第二固定板(14)和第一固定板(12)上均开设有供第二电芯(4)通过的通槽,并且第二固定板(14)的内部贯穿有活动轴(15),同时活动轴(15)与第二连接头(3)和第二固定板(14)均为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15)的中间位置固定套设有活动板(16),且活动板(16)和第二固定板(14)组成相对旋转结构,并且活动板(16)的转动范围为0-90°,同时活动轴(15)的顶部固定套设有齿轮(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7)和齿块(20)为啮合连接,且齿块(20)在固定环(19)上等角度设置,并且固定环(19)固定于活动筒(18)的内壁,同时活动筒(18)设置在套筒(5)的内侧,而且活动筒(18)和套筒(5)为阻尼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含有粘贴于固定环(19)上的第一气囊(21),且第一气囊(21)移动后与固定块(301)接触,并且固定块(301)固定于第二连接头(3)的底部,同时第一气囊(21)的端部通过管道与固定腔(22)的内部相互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腔(22)开设于活动筒(18)的内侧,且活动筒(18)通过输气通道(24)和第二气囊(23)相连通,并且输气通道(24)设置在套筒(5)内,同时两个套筒(5)的内侧均粘贴有第二气囊(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包括有第一连接头(1),所述第一连接头(1)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芯(2),且第一连接头(1)的端部和第二连接头(3)端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3)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电芯(4),且第二电芯(4)和第二连接头(3)之间设置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与第一轨道(6)和第二轨道(8)均组成滑动结构,且套筒(5)的内侧与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3)的外壁贴合接触,并且第一连接头(1)的外径与第二连接头(3)的内径和套筒(5)的最小内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机构包含有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轨道(8)内侧通槽中的活动条(9),且活动条(9)和第二轨道(8)组成转动结构,并且活动条(9)和第二轨道(8)的转动处设置有蜗旋簧,同时第一连接头(1)的侧壁贯穿有引导杆(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10)和第一连接头(1)为滑动连接,且引导杆(10)的外侧缠绕有使其复位的弹簧,并且引导杆(10)的截面为“l”形结构,同时引导杆(10)远离第二轨道(8)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弹性自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固定板(12),且第一固定板(12)固定于第一连接头(1)靠近第二连接头(3)的一端,并且连接板(11)通过固定槽(13)和第一固定板(12)组成滑动结构,同时固定槽(13)开设于第一固定板(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博冯翠芝曹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世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