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木加工,具体为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竹木在加工时为了提高防腐防霉能力,往往会对竹木进行改性处理。现有的改性处理一般是通过涂布辊将防腐、防霉剂涂覆在竹木表面,然后再缓慢渗入到竹木内,这种方法容易造成竹木表面涂抹不均匀,并且防护剂的渗入效果不理想。为此,本专利技术研发了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及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及其方法,能够对竹木进行高效且全面的防腐防霉改性处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
3、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包括浸泡池和盖板,所述浸泡池内腔底部安装有两个第一升降机构和两个第二升降机构,且盖板与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伸缩端侧壁之间滑动安装有放置组件,所述盖板底部安装有驱动机构;
4、所述放置组件包括放置架、分别与两个第一升降机构滑动连接的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泡池(1)和盖板(2),所述浸泡池(1)内腔底部安装有两个第一升降机构(3)和两个第二升降机构(4),且盖板(2)与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4)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4)的伸缩端侧壁之间滑动安装有放置组件(5),所述盖板(2)底部安装有驱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51)包括若干根与一侧的第一滑动条(52)和第二滑动条(53)相铰接的第一安装条(511)和若干根与另一侧的第一滑动条(52)和第二滑动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泡池(1)和盖板(2),所述浸泡池(1)内腔底部安装有两个第一升降机构(3)和两个第二升降机构(4),且盖板(2)与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4)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4)的伸缩端侧壁之间滑动安装有放置组件(5),所述盖板(2)底部安装有驱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51)包括若干根与一侧的第一滑动条(52)和第二滑动条(53)相铰接的第一安装条(511)和若干根与另一侧的第一滑动条(52)和第二滑动条(53)相铰接的第二安装条(512),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安装条(511)和第二安装条(512)之间安装有若干个放置杆(513),所述放置杆(513)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滚轮(5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之间和两个第二升降机构(4)之间均设置有可开启的挡板(7),且挡板(7)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条(511)和第二安装条(512)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铰接座(515),所述第一滑动条(52)和第二滑动条(53)均开设有与铰接座(515)相互配合的滑槽(54),且滑槽(54)贯穿第一滑动条(52)和第二滑动条(53)顶部,所述铰接座(515)与滑槽(54)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4)相对两侧内壁设置有卡齿条(55),所述铰接座(515)相对两侧外壁设置有与卡齿条(55)相互卡接配合的弹性卡齿(516),所述铰接座(515)穿出滑槽(54)的一端两侧壁设置有用于挤压弹性卡齿(516)的挤压件(5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木防霉防腐协同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1)顶部开设有密封槽(11),所述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起恩,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新兴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