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891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监测:监测模块监测外墙面整体区域的潮湿情况;S2、高度调节:升降组件同步工作并对应行进至预期坐标点;S3、防渗作业:防渗组件自动伸出并带动折叠组件同步展开实现堵塞防渗工作;S4、强度评估:结合监测模块的记录数据对目标点的建筑结构强度进行测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监测模块实现对外墙面整体潮湿度的全局监控并计算出即将发生渗漏的区域,利用升降组件控制装置整体高度使其行进至对应坐标;通过设置防渗组件,在升降组件运行的过程中自动收缩以解除其与中空墙体之间的接触;通过设置折叠组件,当防渗组件工作时自动展开以实现预期渗漏点上下方位区域的同步防渗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墙壁保护,具体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水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防渗水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保护,防渗措施可以延长工程寿命,减少因渗水引起的维护和修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116180672a的中国专利,包括外壳、防渗水板、吸盘、移动轮和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第一活动块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外壳上,第一活动块远离外壳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外壳上相互远离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外壳上,第二活动块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移动轮固定设置在第二活动块上远离外壳的一端。

3、该案中通过移动轮实现了外壳的移动功能,且移动的同时不会对装置产生摩擦损伤,通过把手和移动轮实现了处于工作位置的外壳上没有任何凸起的功能,从而方便外壳进行移动的同时还确保外壳处于工作位置时不会影响外部环境。

4、然而,该案中的使用前提需要人员确定渗漏区域后将装置移动至对应区域并利用吸盘吸附,导致该装置缺乏提前防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多组设置于外墙面(13)外侧横向等间距排列分布的湿度传感器一(5)和单个设置于防渗组件上的湿度传感器二(51),其中每组湿度传感器一(5)上均设置有多个监测点,在S1中监测模块对外墙面(13)整体潮湿情况的监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墙体(1)外表面上暴露于外界环境的一侧标记为外墙面(13),所述中空墙体(1)顶端远离外墙面(13)的一侧被竖向贯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多组设置于外墙面(13)外侧横向等间距排列分布的湿度传感器一(5)和单个设置于防渗组件上的湿度传感器二(51),其中每组湿度传感器一(5)上均设置有多个监测点,在s1中监测模块对外墙面(13)整体潮湿情况的监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墙体(1)外表面上暴露于外界环境的一侧标记为外墙面(13),所述中空墙体(1)顶端远离外墙面(13)的一侧被竖向贯穿且转动连接有导向轴(11),所述导向轴(11)中段的外轮廓上设置有螺纹部(14),所述中空墙体(1)上靠近导向轴(11)位置处的两侧被贯穿且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2),所述导向轴(11)采用外部电机驱动且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位于中空墙体(1)的内部且与中空墙体(1)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2)靠近外墙面(13)一侧的四周均延伸有凸起部(21),每个所述凸起部(21)的中段均开设有滑槽(26),所述升降板(2)远离凸起部(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环(22),所述螺纹环(22)被导向轴(11)贯穿且与螺纹部(14)螺接,所述螺纹环(22)外轮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一(23),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军陈凯陈孟强姚力胡平平翟会杰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滦江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