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带袢钛板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1、带袢钛板作为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是肌腱韧带固定重建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通过借助骨皮质的力量作为支撑,以悬吊的方式牢牢固定牵引受损部位,从而发挥重建作用。目前,按翻袢方式划分,带袢钛板可分为两类:依托缝线实现翻袢的带袢钛板和依托植入器械实现翻袢的带袢钛板。依托植入器械实现翻袢的带袢钛板主要由钛板、袢环线和植入器械三部分组成。 手术操作时,外科医生首先通过植入器械将带袢钛板送至指定位置,然后完成钛板的释放和翻袢动作,从而达到手术目的。外科手术中翻袢动作的实现,主要依靠植入器械的内部结构实现的,鉴于骨端软组织复杂的分布,存在软组织干涉钛板翻转的情况发生,对手术操作医生的经验技巧要求比较高,使实际操作难度大,而且植入两个相对的钛板时,需要一个一个的分别植入,增加手术时间和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袢钛板植入装置,解决带袢钛板植入器械结构复杂、不好操作、分次植入、手术时间长的问题。
2、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袢钛板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套管(3),套管(3)的内部沿轴向贯穿有第一通孔(37),第一通孔(37)内同轴向嵌入有两相邻紧靠的定位杆,两定位杆的长度不同并且相同一端均伸出在套管(3)外,套管(3)上设置有与两定位杆配合用的调节螺母,旋拧两调节螺母,分别能够改变两定位杆伸出套管(3)外的长度,两定位杆的伸出端上分别设置有卡接部,相离的两钛板安装在两定位杆对应的卡接部上,其中较短的一根定位杆内部沿轴向开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23),医用线从该定位杆的第二通孔(23)内穿入,将两相离的钛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袢钛板植入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袢钛板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套管(3),套管(3)的内部沿轴向贯穿有第一通孔(37),第一通孔(37)内同轴向嵌入有两相邻紧靠的定位杆,两定位杆的长度不同并且相同一端均伸出在套管(3)外,套管(3)上设置有与两定位杆配合用的调节螺母,旋拧两调节螺母,分别能够改变两定位杆伸出套管(3)外的长度,两定位杆的伸出端上分别设置有卡接部,相离的两钛板安装在两定位杆对应的卡接部上,其中较短的一根定位杆内部沿轴向开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23),医用线从该定位杆的第二通孔(23)内穿入,将两相离的钛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袢钛板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定位杆包括轴向水平的第一定位杆(1)和第二定位杆(2),第二定位杆(2)叠放在第一定位杆(1)的顶部上,第一定位杆(1)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杆(2)的长度,嵌入在套管(3)内的第一定位杆(1)的水平宽度大于第二定位杆(2)的宽度,第一定位杆(1)的伸出端设置为安装第一钛板(4)用的第一卡接部(12),第二定位杆(2)的伸出端设置为安装第二钛板(5)用的第二卡接部(22),第二通孔(23)开设在第二定位杆(2)的内部,套管(3)内第一通孔(37)的截面为与第一定位杆(1)和第二定位杆(2)组合后的外轮廓相符合的上窄下宽的通口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袢钛板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的外圆周面上靠近两端面处分别开设有两相离的第一环形槽(34)和第二环形槽(35),第一环形槽(34)靠近两定位杆的伸出端,第二环形槽(35)远离两定位杆的伸出端,第一环形槽(34)和第二环形槽(35)之间为拿持部(39),第一环形槽(34)和第二环形槽(35)上分别套设有第一调节螺母(31)和第二调节螺母(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袢钛板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槽(3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螺纹,第一调节螺母(31)螺纹连接在第一环形槽(34)上,第一环形槽(34)的下部在轴线两侧的外螺纹面上相对开设有与内部相通的两销槽(38),两销槽(38)内分别嵌入有相对端为楔形头的锁紧销(33),第一定位杆(1)的两侧竖直面上均设置有直齿(11),旋拧第一调节螺母(31),两锁紧销(33)相靠近的楔形头能够分别与第一定位杆(1)两侧的直齿(11)接触,使第一定位杆(1)在套管(3)内的位置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袢钛板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槽(34)沿轴向的长度大于第一调节螺母(31)的轴向长度,两锁紧销(33)设置在第一环形槽(34)靠近两定位杆伸出端的一侧,第一调节螺母(31)的端面外圆周边缘沿轴向延伸有遮挡边(311),遮挡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贝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