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861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属于农业工程领域。它解决了对普通家庭而言,传统立体种植结构过于复杂、难以实施以及每个种植盆位置固定,不方便观察高处或者低处种植盆中的植物生长状况的问题。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包括总框架,总框架包括对置设的两个侧边框架,两个侧边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侧边框架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链,驱动链的外侧均匀设有种植盆,当驱动链转动时,驱动链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种植盆沿着驱动链轨迹作循环运动。具备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放置在普通家庭中使用以及可自动调整各个种植盆高度和位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工程,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


技术介绍

1、立体种植即垂直种植,是一种无土种植方式,利用柱状或搭架、悬挂等方式进行分层种植,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单位面积增产2-3倍。无土栽培最适合立体种植,近年来有四种立体种植方式:长袋式、吊槽式、有机基质栽培和立柱式。

2、立体栽培和无土栽培技术,其核心要素涉及精心选择栽培场所、构建无土栽培设施(如温室大棚、栽培槽、集成水肥灌溉系统及有机营养液配制中心等),以及制备基质(通常是将玉米秸、向日葵秆、麦秆等有机物与适量的砂、蛭石、炉渣混合)。这种栽培模式要求特定的空间和设施,例如塑料大棚,并需要相应的人员操作。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这样的设置可能过于复杂和难以实施。其次,目前的立体种植,每个种植盆的位置固定,对于高处或者低处的种植盆,往往需要借助凳子、梯子等工具或者俯身观察其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具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框架(1),所述总框架(1)包括对置设置的两个侧边框架(11),两个侧边框架(11)之间通过连接杆(12)固定连接,所述两个侧边框架(11)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架(11)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竖杆(115),所述第一竖杆(115)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杆(111),所述第一横杆(111)上竖直设置有两根第二竖杆(116),两根所述第二竖杆(116)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横杆(112)、第三横杆(113)和第四横杆(114),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框架(1),所述总框架(1)包括对置设置的两个侧边框架(11),两个侧边框架(11)之间通过连接杆(12)固定连接,所述两个侧边框架(11)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架(11)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竖杆(115),所述第一竖杆(115)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杆(111),所述第一横杆(111)上竖直设置有两根第二竖杆(116),两根所述第二竖杆(116)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横杆(112)、第三横杆(113)和第四横杆(114),所述第三横杆(113)的数量为两根,所述第三横杆(113)上设置有连接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111)、第二横杆(112)上均设置有安装台(13),所述第一横杆(111)上的安装台(13)上设置有轴承座(14),所述第二横杆(112)上的其中一个安装台(13)上设置有轴承座(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电机(21),所述电机(21)安装在没有旋转轴(321)承座(14)的安装台(13)上,所述电机(21)上设置有主动轴(22),所述主动轴(2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1)的电机(21)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2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横杆(112)上的轴承座(14)中,所述主动轴(22)的两侧还设置有两个链轮一(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立式多层植物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26)的两侧还设置有两个驱动盘一(27),两个所述第四横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雨梅柴灏唐恒波陈豆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