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及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806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及连接方法,同步振动连接结构设于预制板与预制管桩之间;同步振动连接结构包括:上锚板、凹槽型橡胶垫与下锚板;所述凹槽型橡胶垫安装于所述上锚板与下锚板之间,主要是为了降低桩板之间的水平连接刚度。所述下锚板位于所述预制管桩桩顶,所述上锚板位于与预制管桩相对应的预制板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同步振动连接结构中的凹槽型橡胶垫实现不同出土高度的桩顶相同变形,具备较好的防剪切破坏能力;方便灵活,易于制作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板结构路基建造,尤其是涉及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及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1、针对软土、湿陷性黄土等地质条件较差的路段,桩板结构作为一种有效的、适应性较强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相较于土质路基,桩板结构具有施工后沉降小,整体刚度大等特点,大多主要由预制管桩、预制板与桩板连接结构组成。目前,桩板结构预制板与管桩的连接以混凝土现浇节点固接与连接件螺栓锚接为主,受力明确,连接可靠。其中,混凝土现浇节点的连接方案临时设施多,工作量大,影响施工效率。

2、另一方面,在山区地势较陡的路段,管桩入土深度各有不同,即管桩的出土高度不一。在较大的水平荷载作用下,如地震荷载,各部位管桩能为结构提供的水平刚度也就不尽相同,无法协同变形,导致入土较深的管桩桩顶所受剪力较大,极易发生桩板连接处的脆性剪切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及连接方法,通过同步振动连接结构中的凹槽型橡胶垫实现不同出土高度的桩顶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同步振动连接结构(6)设于预制板(1)与预制管桩(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锚板(5)的一端设有凸起凹槽,以供凹槽型橡胶垫(4)嵌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板(3)一端设有榫头,用以嵌入凹槽型橡胶垫(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板(3)通过锚栓与预制板(1)锚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同步振动连接结构(6)设于预制板(1)与预制管桩(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锚板(5)的一端设有凸起凹槽,以供凹槽型橡胶垫(4)嵌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板(3)一端设有榫头,用以嵌入凹槽型橡胶垫(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板(3)通过锚栓与预制板(1)锚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锚板(5)通过锚栓与预制管桩(2)锚接固定。

6.一种陡斜坡桩板结构的同步振动连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季申增邹宇杨智李海清张航川石雪飞刘万春魏科刘黎陈典周雅玲严成俊张天翼王崇交杨琪冯霄暘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