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802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属于材料实验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和实验样本,筒体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柱,两个限位柱的内部均套设有介质输送管;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于固定实验样本,限位组件与筒体相连接;压强组件,压强组件用于提供实验所需的压力,压强组件与筒体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和膨胀空腔,加热腔用于模拟地层温度,而膨胀空腔在加热时内部气体膨胀,通过受力凹槽和抵接凸起的形变,增强介质输送管与筒体之间的密封性,通过橡胶垫和复位件,不仅能够通过复位的挤压力实现对实验样本的夹装固定,同时环形的橡胶垫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实现实验样本与筒体之间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实验检测,特别涉及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


技术介绍

1、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是由岩心夹持器、恒温箱、环压泵和压力丈量等仪器组成,是用于能源科学
的物理性能测试仪器,主要具有液体渗透率测定、地层敏感性(地层伤害)评价、采油化学评价、渗流特性研究、提高采收率研究等功能。

2、然而现有的岩心驱替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模拟地层温度、压力时,需要将介质通过装置的一端渗透至实验样本的另一端,其中渗透导流件与岩心驱替装置之和实验样本与驱替装置内壁的密封尤为重要,当介质通过部件之间的缝隙进行渗透时,实验结果会产生非常大的偏差,而常见密封方式成本较高,难以满足现有的需求,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包括筒体和实验样本,所述筒体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的内部均套设有介质输送管;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固定实验样本,所述限位组件与筒体相连接;压强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包括筒体(1)和实验样本(5),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柱(4),两个所述限位柱(4)的内部均套设有介质输送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装夹腔(105),所述实验样本(5)卡接在装夹腔(105)的内部,所述筒体(1)的内壁中开设有加热腔(102)和两个膨胀空腔(101),所述加热腔(102)位于两个膨胀空腔(101)之间,且加热腔(102)和两个膨胀空腔(101)之间通过两块隔板(103)分隔,两块所述隔板(103)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流通孔(104)。...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包括筒体(1)和实验样本(5),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两侧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柱(4),两个所述限位柱(4)的内部均套设有介质输送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装夹腔(105),所述实验样本(5)卡接在装夹腔(105)的内部,所述筒体(1)的内壁中开设有加热腔(102)和两个膨胀空腔(101),所述加热腔(102)位于两个膨胀空腔(101)之间,且加热腔(102)和两个膨胀空腔(101)之间通过两块隔板(103)分隔,两块所述隔板(103)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流通孔(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膨胀空腔(101)的内壁上开设有受力凹槽(1011),所述装夹腔(105)的内壁上设有与受力凹槽(1011)一体成型的抵接凸起(1012),所述介质输送管(3)一端的外部开设有抵接槽(304),所述抵接槽(304)的内部与抵接凸起(1012)的外部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4)的内壁开设有限位腔(401),所述限位腔(4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分布的连接件(402),所述连接件(40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引导轮(4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输送管(3)的内部开设有导流腔(301),所述介质输送管(3)的外部开设有环形分布的导向槽(303),所述引导轮(403)与导向槽(303)滚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输送管(3)朝向实验样本(5)的一面上设有扩散面(302),所述扩散面(302)的形状为广口式,且扩散面(302)位于实验样本(5)一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尚刘崇勤陈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永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