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透水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766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市政透水道路结构,涉及市政透水道路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基土层,基土层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上方设置有透水路面,基土层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排水沟,混凝土层与透水路面之间设置有透水机构,排水沟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积水通过透水路面进入透水层中,通过透水层将积水排出在导水层上,通过导水层上的导水槽,可以将积水引导至排水沟中排放,能够快速排水,从有效地解决了路面积水,减少道路受阻的风险,当路面积水较多时,积水可以直接通过通孔进入导水块的顶部进行排放,进一步地减少了道路积水的时间,通过隔板对排水沟内部进行隔断,从而将异味气体隔离在排水沟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市政透水道路,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透水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1、市政道路,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有机运动;市政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的交通。

2、透水道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道路设计,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透水材料和排水系统,有效减少雨水径流和洪水的影响,透水道路采用具有一定透水性的路面材料,如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或透水砖石。这些材料具有细小的孔隙和空隙,使雨水能够通过路面渗透到地下。与传统的不透水道路相比,透水道路能够更好地处理降雨水量,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

3、目前的许多透水路面设计虽然可以通过排水层将雨水排出,但是,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积水可能会迅速积累,由于导水层渗透的速度有限,当导水层积水饱和后不便于继续下渗,导致路面上的积水不断增加,从而形成路面积水,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当导水层积水饱和后不便于继续下渗,导致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透水道路结构,包括基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土层(1)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的上方设置有透水路面(3),所述基土层(1)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排水沟(4),所述混凝土层(2)与透水路面(3)之间设置有透水机构,所述排水沟(4)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透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层(2)顶部的沥青封层(6),所述沥青封层(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层(7),所述导水层(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水层(8),所述导水层(7)的顶部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导水槽(9),所述导水槽(9)与排水沟(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透水道路结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透水道路结构,包括基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土层(1)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的上方设置有透水路面(3),所述基土层(1)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排水沟(4),所述混凝土层(2)与透水路面(3)之间设置有透水机构,所述排水沟(4)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透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层(2)顶部的沥青封层(6),所述沥青封层(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层(7),所述导水层(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水层(8),所述导水层(7)的顶部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导水槽(9),所述导水槽(9)与排水沟(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层(7)的顶部设置为倾斜状,所述导水层(7)与透水层(8)的形状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路面(3)与透水层(8)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透水路面(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陈忠芳高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清禹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