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覆冰检测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覆冰观测用雨凇架。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电网建设逐步推进,全国输电线路分布越来越广泛,冬季输电线路的冰害事故也逐渐增多,为此,全国建立了许多观冰站点进行覆冰观测。目前,观冰站点普遍采用雨凇架作为覆冰观测设施。
2、雨凇架的基本形式是在两根竖直立杆之间挂一根导线,常规雨凇架一般是布置于水平地面,其两根立杆的高度一致,其导线两端在同一高度,且离地高度按照规范要求一般为2.2m,以方便人工观测。
3、但是,常规雨凇架的高度无法调节,其安装在地表粗糙度较大的区域时,导线悬挂高度只有2.2m,使得覆冰观测值可能因覆冰气流不畅而导致数值偏小,从而使得数据代表性欠佳。同时,在实际建设中,许多观冰站点位于山区,山区地势崎岖不平;若直接将两根立杆安装在这不水平的地面,则会导致两根立杆顶端高度不同,使得导线两端不水平,从而达不到规范要求,且会影响导线覆冰观测操作;若进行开挖以保持地面水平,则费工费时,增大了建设周期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覆冰观测用雨凇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覆冰观测用雨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4)上竖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用于套设在所述地脚螺栓(2)上的第三孔体,所述第三孔体的孔径与所述地脚螺栓(2)上螺杆的大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覆冰观测用雨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8)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管体(6)内,所述第二管体(8)的外径与所述第一管体(6)的内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覆冰观测用雨凇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孔体(7)之间的距离为10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覆冰观测用雨凇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覆冰观测用雨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4)上竖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用于套设在所述地脚螺栓(2)上的第三孔体,所述第三孔体的孔径与所述地脚螺栓(2)上螺杆的大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覆冰观测用雨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8)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管体(6)内,所述第二管体(8)的外径与所述第一管体(6)的内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覆冰观测用雨凇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孔体(7)之间的距离为100mm,相邻两所述第二孔体(12)之间的距离为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强,王国羽,吕铎,李中,李峰,黄帅,郭新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