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743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可有效解决原位重编程肿瘤细胞和T细胞问题,提高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保证癌症治疗效果,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将聚乙烯亚胺和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在常温条件下反应,接着分别将靶向肿瘤细胞的多肽和靶向T细胞的多肽通过酰胺反应进行修饰,随后分别与sgLSD1质粒缩合,再进行物理混合,加入戊二醛进行交联,最后将聚(2‑乙基‑2噁唑啉)包裹在外层形成稳定的核壳结构,得到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生物相容性好,滞留时间长,可有效提高原位编程肿瘤细胞和T细胞的效率,高效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是肿瘤治疗药物的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二、
技术介绍

1、cd8+t细胞是杀伤肿瘤的关键效应细胞。在胃癌进展过程中,cd8+t细胞浸润不足,以及由于免疫抑制微环境导致的cd8+t细胞功能障碍,会降低其肿瘤杀伤能力。故促进胃癌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的浸润,逆转cd8+t细胞的耗竭,成为提高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最新研究表明,敲除胃癌细胞或cd8+t细胞中的lsd1能够促进cd8+t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并下调pd-l1和pd-1的表达,逆转cd8+t细胞的耗竭。相较于敲除一种细胞中的lsd1,同时作用于胃癌细胞和cd8+t细胞中的lsd1能更好地恢复cd8+t细胞杀伤肿瘤的能力。故需要设计一种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将敲除lsd1的质粒(sglsd1)分别递送到两种细胞中,从而产生协同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2、聚乙烯亚胺(pei)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但其存在转染效率低的缺点,因此,需要加以修饰以提高转染效率。研究表明,胍基化修饰是提高转染效率的一种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乙烯亚胺和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在常温条件下反应,接着分别将靶向肿瘤细胞的多肽和靶向T细胞的多肽通过酰胺反应进行修饰,随后分别与sgLSD1质粒缩合,再进行物理混合,加入戊二醛进行交联,最后将聚(2-乙基-2噁唑啉)包裹在外层形成稳定的核壳结构,得到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乙烯亚胺和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在常温条件下反应,接着分别将靶向肿瘤细胞的多肽和靶向t细胞的多肽通过酰胺反应进行修饰,随后分别与sglsd1质粒缩合,再进行物理混合,加入戊二醛进行交联,最后将聚(2-乙基-2噁唑啉)包裹在外层形成稳定的核壳结构,得到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双靶向基因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琳梁成林张鹏迪郭琳琳李欣妮蒋晓娟张慧娟张红岭张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