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737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3
本申请涉及化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包括:内筒体、外筒体以及支撑结构,其中,内筒体包括容纳腔以及分别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内接管和第二内接管;外筒体设置于内筒体的周向外侧,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形成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换热腔,外筒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换热腔连通的第一外接管和第二外接管;支撑结构位于换热腔内,支撑结构设置于内筒体的周向外侧,支撑结构的内端部与内筒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结构的外端部能够与外筒体的内壁接触配合;内筒体的厚度小于外筒体的厚度。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反应容器的传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容器


技术介绍

1、反应容器是化工和石化领域的关键设备。伴随着化工项目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反应容器也存在着大型化的发展需求。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因此反应容器也需要具备换热功能。

2、相关技术中,能够起到换热功能的反应容器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反应容器容纳腔内设置盘管结构,换热介质通过在盘管内流动与反应物进行换热。而部分化学反应不允许在反应容器内设置盘管结构,此时则采用将反应容器设置成夹层结构的方式,换热介质通过在夹层内流动来与反应物进行热量传递。

3、目前随着反应容器容量的增大,内筒体和外筒体的直径也相应的增大,为了保证内筒体和外筒体的强度,两者的厚度也在不断增大。又由于容器壁的传热效率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当容器壁厚度达到一定值时,容器壁的传热效率将难以满足反应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容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反应容器的传热效率低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容器,包括:内筒体、外筒体以及支撑结构,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体(100)、外筒体(200)以及支撑结构(30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00)包括环形板(310),所述环形板(310)的内端部与所述内筒体(100)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310)的外端部能够与所述外筒体(200)的内壁接触配合,所述环形板(310)上设置有供所述换热介质流通的过流孔(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310)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环形板(310)在所述内筒体(100)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p>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体(100)、外筒体(200)以及支撑结构(30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00)包括环形板(310),所述环形板(310)的内端部与所述内筒体(100)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310)的外端部能够与所述外筒体(200)的内壁接触配合,所述环形板(310)上设置有供所述换热介质流通的过流孔(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310)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环形板(310)在所述内筒体(100)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板(310)上的过流孔(311)在所述内筒体(100)的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环形板(310)上设置有多组过流孔(311),多组所述过流孔(311)在所述环形板(310)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均匀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310)的厚度h1与所述内筒体(100)的厚度h2满足:0.5≤h1:h2≤1.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板(310)之间的距离l与所述内筒体(10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凡任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