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在细胞捕获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735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在细胞捕获中的应用,所述松花花粉微机器人为溅射金的松花花粉,所述微流控芯片中注入有松花花粉微机器人和带有电导率的细胞溶液,当向微流控芯片施加交流电信号时,松花花粉微机器人周围的流体产生诱导电荷电渗流漩涡使得细胞溶液中的细胞向松花花粉微机器人空腔处移动,进而实现细胞的捕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诱导电荷电渗(ICEO)技术可以实现对血细胞等其他微米级细胞结构的高效捕获,解决了传统捕获技术中依赖于抗体标记、机械捕获等方式,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和捕获难度,提高了捕获成功率和原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尤其涉及一种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在细胞捕获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细胞分析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它通过深入探究细胞这一生命基本单元来揭示疾病机制和潜在治疗方法。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元,其生存机制和基本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诱因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提升人类的寿命和生活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细胞分析已经从传统的显微镜观察进化到现代的高通量细胞测序,后者能够快速分析大量细胞的基因表达,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丰富的数据。微流控技术的兴起也为细胞分析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与传统的流式细胞仪等分析工具相比,微流控技术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高度可定制化的特点脱颖而出。

2、细胞提取技术是细胞分析操作的基础,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传统的显微操作技术和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细胞提取。显微操作技术通过显微镜下手动选择并使用微移液管提取细胞,虽然操作直观、选择精确,但存在耗时、需要大量样品准备和开放实验环境可能带来的污染风险。而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的有微阀门控制的细胞捕获和微孔(微阱)法等。对于微阀门控制的细胞捕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在细胞捕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花花粉微机器人为溅射金的松花花粉,所述微流控芯片中注入有松花花粉微机器人和带有电导率的细胞溶液,当向微流控芯片施加交流电信号时,松花花粉微机器人周围的流体产生诱导电荷电渗流漩涡使得细胞溶液中的细胞向松花花粉微机器人空腔处移动,进而实现细胞的捕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在细胞捕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溶液中的细胞向松花花粉微机器人空腔处移动还受到介电泳力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的细胞捕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在细胞捕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花花粉微机器人为溅射金的松花花粉,所述微流控芯片中注入有松花花粉微机器人和带有电导率的细胞溶液,当向微流控芯片施加交流电信号时,松花花粉微机器人周围的流体产生诱导电荷电渗流漩涡使得细胞溶液中的细胞向松花花粉微机器人空腔处移动,进而实现细胞的捕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在细胞捕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溶液中的细胞向松花花粉微机器人空腔处移动还受到介电泳力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的细胞捕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花花粉微机器人具有两个近球形气囊结构的空腔,这两个空腔的近球形气囊结构产生局部增强的电场强度,从而加速细胞向空腔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的细胞捕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交流电信号的电压为10~15v,频率为100~500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花花粉微机器人联合微流控芯片在细胞捕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导率的细胞溶液包括a液和b液,所述a液为无水乙醇与吐温溶液按体积比9:1配置的活性剂溶液,所述b液为将氯化钾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的电导率在1~6ms/m的细胞缓冲液,所述a液和b液的体积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梓勰张轩有孙海振陈涛杨浩孙立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