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取暖器,具体涉及一种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可以实现对人的快速取暖与室内环境的升温。
技术介绍
1、ptc取暖器是利用风机鼓动空气流经ptc电热元件强迫对流,以此为主要热交换方式,优点是强迫对流造成的热循环可实现整屋房间温度的升高,缺点是单纯对人使用时,人体不能立刻感受到温暖;辐射式取暖器是靠电热辐射元件及反射装置向空间特定方向发射红外辐射来实现传热功能,红外辐射(即红外线)传递速度快,热效应明显,优点是对人使用时,人体能立刻感受到温暖,缺点是无强迫对流造成的热循环,不可实现整屋房间温度的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可以兼顾人体取暖和室内环境升温,显著提升用户的取暖体验。
2、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包括底座组件、ptc取暖器、摆动组件和辐射取暖器;所述ptc取暖器和辐射取暖器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的上方,且二者中的其一取暖器与所述底座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PTC取暖器(2)、摆动组件(3)和辐射取暖器(4);所述PTC取暖器(2)和辐射取暖器(4)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1)的上方,且二者中的其一取暖器与所述底座组件(1)连接,所述摆动组件(3)设置于所述辐射取暖器(4)和PTC取暖器(2)之间,所述摆动组件(3)可使所述辐射取暖器(4)与所述PTC取暖器(2)间产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取暖器(4)设置于所述PTC取暖器(2)的上方,所述PTC取暖器(2)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ptc取暖器(2)、摆动组件(3)和辐射取暖器(4);所述ptc取暖器(2)和辐射取暖器(4)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1)的上方,且二者中的其一取暖器与所述底座组件(1)连接,所述摆动组件(3)设置于所述辐射取暖器(4)和ptc取暖器(2)之间,所述摆动组件(3)可使所述辐射取暖器(4)与所述ptc取暖器(2)间产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取暖器(4)设置于所述ptc取暖器(2)的上方,所述ptc取暖器(2)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取暖器(4)包括防护网(4.1)、发热管(4.5)、顶反光罩(4.4)、侧反光罩(4.6)、后壳ii(4.3)和底反光罩(4.7),所述后壳ii(4.3)与所述防护网(4.1)组装后形成一圆柱状结构,所述发热管(4.5)靠近所述防护网(4.1)的内侧,所述侧反光罩(4.6)设置于所述发热管(4.5)与所述后壳ii(4.3)之间,所述顶反光罩(4.4)和底反光罩(4.7)分别设置于所述发热管(4.5)的上方和下方,且所述顶反光罩(4.4)和底反光罩(4.7)置于所述防护网(4.1)与后壳ii(4.3)围成的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反光罩(4.6)的截面为抛物线状,所述发热管(4.5)设置于抛物线的焦点附近;所述顶反光罩(4.4)和底反光罩(4.7)均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后壳ii(4.3)上还设有若干个散热孔(4.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反光罩(4.6)、顶反光罩(4.4)和底反光罩(4.7)为表面光亮的铝板、不锈钢板、表面电镀金属板和工程塑料板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取暖器(2)包括前壳i(2.1)、后壳i(2.2)及位于所述前壳i(2.1)与后壳i(2.2)之间的ptc支架(2.3)、ptc发热体(2.4)、风机组件(2.5),所述ptc发热体(2.4)设置于所述ptc支架(2.3)上,所述前壳i(2.1)上设有出风口(2.1.1),所述后壳i(2.2)上设有进风口(2.2.1),所述进风口(2.2.1)处还设有后网盖(2.6),所述前壳i(2.1)和后壳i(2.2)连接后形成一圆柱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3)包括底下盖(3.1)、短轴(3.2)、轴套筒(3.3)和上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伴来,庞亚鹏,黄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