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东媚专利>正文

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733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包括套设连接的工作缸和外壳,所述外壳内壁设有密封组件一,所述密封组件一内侧与工作缸外周抵触,所述工作缸外周设有密封组件二,所述密封组件二外周与外壳内侧抵触,使外壳内形成气室一;所述工作缸内部设有双向气阀,将其内腔分隔成气室二和气室三,位于气室三的位置设有若干气孔一,所述气孔一可将气体排出至密封组件一和密封组件二之间,回弹时气室四的空间逐渐缩小,气室四的气体从气孔一进入到气室三,在经过双向气阀进入到气室二中,气体的流速决定了气室四体积逐渐缩小的时间,此过程现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回弹速度要慢,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从而减缓了回弹的速度,起到阻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缓冲装置,具体是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


技术介绍

1、减震装置广泛引用在自行车、滑板车甚至电动车等行驶工具上,随着科技发展减震装置也从原本的弹簧减震升级到气压减震,气压减震的缓冲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如中国公开专利文献cn204664263,一种气压减震器,其方案动作时通过工作缸和活塞杆的相对运动,压缩工作缸内腔和外套内腔的空气,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而目前大多数气压减震器都是依照这个原理的;基于该原理,在压力消失的瞬间由于没有回弹缓冲,所以回弹速度非常快,反向对设备造成冲击影响舒适性,而且活塞撞击下旋塞端面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包括套设连接的工作缸和外壳,所述外壳内壁设有密封组件一,所述密封组件一内侧与工作缸外周抵触,所述工作缸外周设有密封组件二,所述密封组件二外周与外壳内侧抵触,使外壳内形成气室一;

4、所述工作缸内部设有双向气阀,将其内腔分隔成气室二和气室三,位于气室三的位置设有若干气孔一,所述气孔一可将气体排出至密封组件一和密封组件二之间。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向气阀包括密封组件三,所述密封组件三上设有贯通气室二和气室三的弹性开关组件,以及若干气孔二,所述气孔二端部覆盖有弹片组件,所述弹片组件通过弹性开关组件固定。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开关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固定件端部相抵,另一端抵触有小球,所述小球可将通道开口封闭。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靠近进气端的一侧设有球面槽。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位于进气端处设有向内延伸凸缘,所述凸缘靠近通道的一侧设有斜面。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片组件包括至少三片不同直径的弹片本体堆叠而成,所述固定件贯穿弹片组件,并将其压合在密封组件三的端面。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组件一和密封组件二之间形成气室四。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组件一将气孔一封堵。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缸和外壳上分别设有气嘴一和气嘴二,所述气嘴一与气室二连通,所述气嘴二与气室一连通。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当进行回弹时,由于气室四具有气体,所以气室一并不能立即将密封组件二推动到原本的位置,而是需要将气室四的气体逐渐排出,此时双向阀门从气室二到气室三的通气部关闭,从气室三到气室二的通气部打开,随着气室一内的气体推动密封组件二向密封组件一靠近,使气室四的空间逐渐缩小,气室四的气体从气孔一进入到气室三,在经过双向气阀进入到气室二中,气体的流速决定了气室四体积逐渐缩小的时间,此过程现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回弹速度要慢,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从而减缓了回弹的速度,起到阻尼效果;

15、另外,在回弹过程进入到最后阶段,密封组件一将气孔一封堵,使密封组件一和密封组件二残留的气体无法再通过气孔一进入到气室三,此时密封组件一和密封组件二具有间隙而不会发生碰撞,从而避免异响的产生。

16、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包括套设连接的工作缸(11)和外壳(2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内壁设有密封组件一(22),所述密封组件一(22)内侧与工作缸(11)外周抵触,所述工作缸(11)外周设有密封组件二(12),所述密封组件二(12)外周与外壳(21)内侧抵触,使外壳(21)内形成气室一(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气阀(3)包括密封组件三(31),所述密封组件三(31)上设有贯通气室二(13)和气室三(14)的弹性开关组件(32),以及若干气孔二(33),所述气孔二(33)端部覆盖有弹片组件(34),所述弹片组件(34)通过弹性开关组件(3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开关组件(32)包括固定件(321),所述固定件(321)内设有通道(322),所述通道(322)内设有弹簧(323),所述弹簧(323)一端与固定件(321)端部相抵,另一端抵触有小球(324),所述小球(324)可将通道(322)开口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21)靠近进气端的一侧设有球面槽(3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21)位于进气端处设有向内延伸凸缘(326),所述凸缘(326)靠近通道(322)的一侧设有斜面(32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组件(34)包括至少三片不同直径的弹片本体(341)堆叠而成,所述固定件(321)贯穿弹片组件(34),并将其压合在密封组件三(31)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一(22)和密封组件二(12)之间形成气室四(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一(22)将气孔一(15)封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11)和外壳(21)上分别设有气嘴一(16)和气嘴二(25),所述气嘴一(16)与气室二(13)连通,所述气嘴二(25)与气室一(23)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包括套设连接的工作缸(11)和外壳(2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内壁设有密封组件一(22),所述密封组件一(22)内侧与工作缸(11)外周抵触,所述工作缸(11)外周设有密封组件二(12),所述密封组件二(12)外周与外壳(21)内侧抵触,使外壳(21)内形成气室一(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气阀(3)包括密封组件三(31),所述密封组件三(31)上设有贯通气室二(13)和气室三(14)的弹性开关组件(32),以及若干气孔二(33),所述气孔二(33)端部覆盖有弹片组件(34),所述弹片组件(34)通过弹性开关组件(3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阻尼的气压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开关组件(32)包括固定件(321),所述固定件(321)内设有通道(322),所述通道(322)内设有弹簧(323),所述弹簧(323)一端与固定件(321)端部相抵,另一端抵触有小球(324),所述小球(324)可将通道(322)开口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君
申请(专利权)人:罗东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