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作为一种适用于以小提琴为首的中提琴等弦乐器的肩托,具体地涉及一种在不追加另外的固定机构的情况下,仅用一个托架就可稳定地支撑演奏者的肩膀和下巴,并且可根据演奏者的身体条件调节支撑位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1、通常,小提琴作为以位于下巴和肩膀之间的状态进行演奏的乐器,与其类似的乐器有中提琴。
2、因此,为了演奏小提琴,必须将腮托和肩托分别设置于小提琴。腮托的情况是通过形成于腮托的螺丝的结合力,以扣紧小提琴的上部和下部的形态结合,而肩托的情况是用固定件分别固定于小提琴背面的边缘(r im)的方式。
3、但是,由于这种托架的结构是腮托和肩托独立固定在小提琴的结构,因此存在拆卸繁琐和困难的问题,并且因用于固定在小提琴的固定件的基本安装高度,对于脖子较短的演奏者,会出现需要抬起下巴等姿势问题,并且引发下巴和脖子疼痛的问题。
4、另外,由于肩托通过单独的固定件固定在小提琴的边缘,因此问题在于,在演奏小提琴时会影响小提琴的整体回声(共鸣),并且不能发出乐器本来的声音,阻碍音质。
5、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如本专利技术者的登记专利第10-2182446号(小提琴的肩托)所公开的那样,公开了以下一种技术,其包括:底板,其以可拆卸的形式固定在对放在小提琴的上板的腮托进行固定的公知的夹具;肩托部,其螺旋结合于形成在底板的一侧的螺母部,并且可将肩托部件旋转为适合演奏者体型的偏好角度,进行微调;胸托部,其通过拧紧部件结合到形成于底板的另一侧的螺栓部,并且可将胸托部件旋转为适合演奏者体型的偏好角度,进行微调
6、【先行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0001)登记专利第10-2182446号(小提琴的肩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所述以往的各种问题而开发出来的。
2、其目的在于,可在没有另外的附加装置的情况下,适用于现有使用的松紧螺旋扣(turnbuck le)的同时,以与腮托一体的形式固定于小提琴,使得与小提琴的接触面积最小化,从而从根本上减少音质的阻碍因素。
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提琴用肩托,其可微调肩垫板、胸垫板和复合垫板的高度和角度,以便通过球以关节形态构成配件来匹配演奏者的特殊身体条件和体型。
4、而且,本专利技术的解决课题是,想要完善由同一专利技术者注册的专利第10-2182446号(小提琴的肩托)的技术,经过数年间的试误,致力于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变更为完全不同的结构,从而提高商品性,并且提高使用便利性和耐久性。
5、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其包括:腮托部件,其以放在小提琴的上板的形态安装,并且在一侧形成有一对第一结合螺丝棒;松紧螺旋扣,其分别螺旋结合于第一结合螺丝棒;安装轨道,其在松紧螺旋扣的对面分别结合有一对第二结合螺丝棒,并且在第二结合螺丝棒的端部以单一路径构成,相互连接第二结合螺丝棒;夹具,其沿着安装轨道的路径安装于演奏者希望的位置;复合承托部件,其通过结合于夹具来支撑演奏者的肩膀和胸。
6、另外,其特征在于,安装轨道形成圆形的路径,并且具有四边形的截面结构。
7、另外,其特征在于,夹具包括:主体;轨道槽,其形成于主体的一侧,并可使得主体沿着安装轨道移动;位置固定螺丝,其结合于轨道槽的一侧,并使得主体固定于安装轨道;球连接部,其球结合于主体的一侧,可沿希望的方向进行角度变更,并且与复合承托部件相结合。
8、另外,其特征在于,复合承托部件包括:复合垫板,其构成为板状;肩垫及胸垫,其分别附着于复合垫板的两端;位置调节洞,其以隔开一定距离的形式贯通形成于肩垫和胸垫之间的复合垫板;调节螺丝,其在位置调节洞中选择演奏者希望的位置,并一起结合到夹具。
9、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其包括:腮托部件,其以放在小提琴的上板的形态安装,并且在一侧形成有一对第一结合螺丝棒;松紧螺旋扣,其分别螺旋结合于第一结合螺丝棒;安装轨道,其在松紧螺旋扣的对面分别结合有一对第二结合螺丝棒,并且在第二结合螺丝棒的端部以单一路径构成,相互连接第二结合螺丝棒;第一夹具,其沿着安装轨道的路径安装于演奏者希望的位置;第二夹具,其追加安装于安装轨道,并与第一夹具一起调整并固定到演奏者希望的位置;肩托部件,其结合到第一夹具,以支撑演奏者的肩膀;胸托部件,其结合于第二夹具,以支撑演奏者的胸。
10、另外,其特征在于,第一夹具包括:主体;轨道槽,其形成于主体的一侧,并使得主体可沿着安装轨道移动;位置固定螺丝,其结合于轨道槽的一侧,并使得主体固定于安装轨道;球连接部,其球结合于主体的一侧,可沿希望的方向进行角度变更,并且与肩托部件相结合。
11、另外,其特征在于,第二夹具包括:移动球,其形成为球形态,并且形成有移动槽,以便可沿着安装轨道移动;球外壳,其与移动球球结合,以变更为希望的角度;球位置固定螺丝,其结合于移动球,以使得移动球及球外壳固定于安装轨道;连接棒,其凸出形成于球外壳的一侧;球形状部,其以一体的形式形成于连接棒的末端部分,并与胸托部件相结合。
12、另外,其特征在于,肩托部件包括:肩垫板,其形成为板状;肩垫,其附着于肩垫板的一侧;多个位置调节洞,其在肩垫板以隔开一定距离的形式贯通形成;调节螺丝,其在位置调节洞中选择演奏者希望的位置,一起结合到第一夹具。
13、另外,其特征在于,胸托部件包括:胸垫板,其构成为板状;胸垫,其附着于胸垫板的一侧整体;球结合部,其形成于胸垫板的胸垫对面,并且与球形状部球结合,以将胸垫调整到所希望的方向。
14、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在没有另外的附加装置的情况下,适用于现有使用的松紧螺旋扣来提高结合便利性,并且以与腮托一体的形式固定于小提琴,使得与小提琴的接触面积最小化,从而与以往技术对比具有提高音质的效果。
15、另外,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安装轨道和夹具进行第一次位置调节,可通过夹具自身的球结合结构进行第二次角度调节,并且可通过调整具有垫子的复合垫板的结合位置来进行第三次位置调节,与以往相比,加宽位置调节的幅度,并且根据用户的体型,微小地调节到各种位置,从而可将小提琴安放在最佳的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夹具(4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复合承托部件(500)包括:
5.一种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第一夹具(60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第二夹具(70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肩托部件(80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胸托部件(900)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夹具(4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复合承托部件(500)包括:
5.一种小提琴用肩托,其特征在于,包括: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