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724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包括吸附捕集塔,所述吸附捕集塔包括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内塔和外塔,所述内塔与所述外塔之间限定出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内设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将所述吸附腔分隔为在内外方向上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吸附层的外侧,所述外塔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进烟口,所述进烟口用于向所述第一腔室内输送零度以下的低温烟气,所述内塔具有吸收腔和排烟口,所述吸收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实现了塔器的小型化,不仅可以节省占地,而且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具有集成度高的特点,大大降低了系统能耗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捕集,具体涉及一种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燃煤锅炉排出的烟气通过低温吸附脱硫脱硝净化处理后,再将净化后的烟气通入ccus系统中进行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减缓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2、由于低温吸附后的烟气温度很低,在零度以下,而碳捕集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碳的适宜温度通常在零度以上,且为放热反应,如果温度过低,吸收剂的化学反应速率会减慢,吸收效率会下降。因此,需要对低温吸附后的烟气进行升温,并对吸收剂进行降温,以满足吸收剂最佳吸收温度。但是这不仅需要单独设置的塔器较多,整体系统占地面积大,设备数量多,管路连接关系复杂,而且系统能耗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包括吸附捕集塔,所述吸附捕集塔包括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内塔和外塔,所述内塔与所述外塔之间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为在上下方向上布置的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位于所述第二子腔的下方,所述第一隔板设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隔板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具有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一子腔并与所述第一子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二子腔并与所述第二子腔连通,所述进烟口与所述第一子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包括多个第一孔,所述第一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为在上下方向上布置的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位于所述第二子腔的下方,所述第一隔板设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隔板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具有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一子腔并与所述第一子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二子腔并与所述第二子腔连通,所述进烟口与所述第一子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包括多个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连通管的侧壁上;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和/或所述第二孔在内外方向上背离所述吸附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孔之间的间距沿靠近所述隔板的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低温净化捕集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忠平刘汉明何忠应建勋尹军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