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721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2
一种气液分离器,由壳体形成具有内腔的容器,壳体上设有出气孔,出气孔连接同轴管,同轴管主体至少部分位于内腔,同轴管包括内管、外管、上抵接架和下抵接架,外管内径大于内管外径使得外管可套设在内管,上抵接架上设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可固定在内管,第二抵接部可固定到外管,下抵接架设有第三抵接部和第四抵接部,第三抵接部可固定到内管,第四抵接部可固定到外管,内管和外管通过上抵接架和下抵接架实现同轴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工艺简单方便安装使用,可以在不同型号的气液分离器使用,可模块化生产实现快速安装,对大批量生产可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1、气液分离器是热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配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气液两相的制冷剂进行分离,保证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气态制冷剂,过滤热管理系统中的杂质同时吸收热管理系统中的水分。

2、目前的液气分离器普遍采用的导气管为弯管、旁通管或同轴管结构;弯管结构采用直管折弯而成,并加装散液杯和过滤器制成内部导气管组,根据不同的型号,存在不同的管路折弯样式及尺寸,型号及数量繁多,管理不便。旁通管结构采用双管同时挤出成型的样式,两者之间通过中间的共用壁隔开,经裁切加工后,再加装散液杯和过滤器制成内部导气管组,该结构的旁通管本身的生产和后期加工相对复杂,不利于节能降成。目前国内专利cn218296320u公开的同轴管采用单一固定支架固定,同轴管支撑点都位于同轴管上端,难以保证同轴管下端内管和外管的同轴度,影响进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稳进气的气液分离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80),所述壳体(80)具有内腔(81),所述壳体(80)设有出气孔(7),所述出气孔(7)与同轴管(43)的腔(40)连通,所述同轴管(4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腔(81),所述同轴管(43)包括内管(3)、外管(4)、上抵接架(1)和下抵接架(2),所述上抵接架(1)设有第一抵接部(11)和第二抵接部(12),所述第一抵接部(11)与所述内管(3)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12)与所述外管(4)抵接,所述下抵接架(2)设有第三抵接部(21)和第四抵接部(22),所述第三抵接部(21)与所述内管(3)抵接,所述第四抵接部(22)与所述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80),所述壳体(80)具有内腔(81),所述壳体(80)设有出气孔(7),所述出气孔(7)与同轴管(43)的腔(40)连通,所述同轴管(4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腔(81),所述同轴管(43)包括内管(3)、外管(4)、上抵接架(1)和下抵接架(2),所述上抵接架(1)设有第一抵接部(11)和第二抵接部(12),所述第一抵接部(11)与所述内管(3)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12)与所述外管(4)抵接,所述下抵接架(2)设有第三抵接部(21)和第四抵接部(22),所述第三抵接部(21)与所述内管(3)抵接,所述第四抵接部(22)与所述外管(4)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1)、所述第二抵接部(12)、所述第三抵接部(21)和所述第四抵接部(22)都设有轴向限位结构,所述内管(3)通过所述壳体(80)限位,所述外管(4)一端通过所述上抵接架(1)和所述下抵接架(2)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1)和所述第二抵接部(12)通过连接板(1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1)包括环形部(14)和弹性变形部(13),所述环形部(14)套设在所述内管(3)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变形部(13)包括多个瓦片状结构(133),所述内管(3)上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