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及多模型下的建筑冷热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公共建筑运行能耗强度增长,公共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节能降碳的重要一环。建筑负荷预测通过在建筑能源管理、能源运营和建筑设备控制策略等建筑运行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来提高建筑用能效率,挖掘建筑节能潜力。
2、公共建筑能耗强度增长的原因在于持续增长的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强度,以及逐渐增加的各种公共建筑终端用能需求(如空调、照明等)。“被动优先减少需求、主动优化提高效率”是建筑用能需求下降的基础支撑,同时也作为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枢纽。而实现“主动优化提高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公共建筑终端用能需求的预测研究,其中又以空调需求冷量预测(即建筑冷负荷预测)为主。
3、现有技术在实现“主动优化提高效率”来解决公共建筑能耗高这一问题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筑建造时使用更好的建筑围护结构设计,二是搭建各种先进的智能节能控制技术以实现智能建筑。而建筑负荷预测可用于建筑设计改造中节能潜力的评估,也可作为智能建筑的控制策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及多模型下的建筑冷热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及多模型下的建筑冷热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热媒的温度动态模型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及多模型下的建筑冷热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管道的热损系数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及多模型下的建筑冷热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节点处的静态热平衡模型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及多模型下的建筑冷热负荷预测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及多模型下的建筑冷热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及多模型下的建筑冷热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热媒的温度动态模型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及多模型下的建筑冷热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管道的热损系数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及多模型下的建筑冷热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节点处的静态热平衡模型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及多模型下的建筑冷热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散热器功率模型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绍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