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防腐防漏热热泵储热水箱改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720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防腐防漏热热泵储热水箱改进系统,属于热泵热水器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真空储热水箱及热泵控制方法,所述真空储热水箱包括外壳、内胆和真空罩,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间构成空腔,所述内胆外壁环向均布若干微通道,所述真空罩置于所述空腔内且包覆所述内胆外壁和若干条所述微通道形成密闭真空区;能进行保温还能有效防止外部水汽腐蚀微通道;所述热泵控制方法包括真空度初检测、真空度调节、正常制热状态下真空度的持续监测及真空度异常检测步骤,具体地,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真空储热水箱的密闭真空区压力值,结合基于实验数据回归拟合了密闭真空区的真空度与储热水箱保温效果的数学模型,精确控制真空度以达到最优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真空防腐防漏热热泵储热水箱改进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当前的家用热泵热水器市场中,传统储热水箱的设计逐渐趋向于采用铝微通道换热器及聚氨酯发泡保温层,以提升换热效率和保温性能。然而,该设计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首先,铝微通道换热器在安装于铁内胆壁时,由于不同金属间存在的物理电位差,容易引发电化学腐蚀现象;在热泵热水器的制热过程中,热湿空气在铝微通道表面易凝结成水珠,这些水珠中溶解的氯离子会加速对微通道的腐蚀,进而导致整个系统出现泄露问题,严重影响热水器的使用寿命;其次,聚氨酯发泡保温层作为提升热水器保温性能的关键组件,其厚度尺寸往往需达到40mm以上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保温要求;因此这一厚度要求大大增加了整个机组的尺寸,限制了热水器在空间利用上的灵活性;再者,热泵热水器冷凝外绕铝制微通道的工艺过程复杂且难以控制,在绕管过程中,微通道表面容易因刮碰和折弯而损坏其防腐层,进而在遇水后加速腐蚀进程,导致冷媒泄露,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转也难以维修。

2、针对此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9269100a公开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防腐防漏热热泵储热水箱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储热水箱和热泵控制系统,所述真空储热水箱包括外壳(4)、内胆(1)和真空罩(3),所述外壳(4)与内胆(1)之间形成空腔(7),所述内胆(1)的外壁环向均布设有若干条微通道(2),若干条所述微通道(2)的同一起点均与竖向设置的第一主管(22)连通,若干条所述微通道(2)的同一终点均与竖向设置的第二主管(23)连通,所述微通道和所述第一主管(22)、第二主管(23)构成冷凝器(6),第一主管(22)与第二主管(23)之间相互平行且固定在所述内胆(1)外壁上,所述第一主管(22)连接冷媒进口管,所述第二主管(23)连接冷媒出口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防腐防漏热热泵储热水箱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储热水箱和热泵控制系统,所述真空储热水箱包括外壳(4)、内胆(1)和真空罩(3),所述外壳(4)与内胆(1)之间形成空腔(7),所述内胆(1)的外壁环向均布设有若干条微通道(2),若干条所述微通道(2)的同一起点均与竖向设置的第一主管(22)连通,若干条所述微通道(2)的同一终点均与竖向设置的第二主管(23)连通,所述微通道和所述第一主管(22)、第二主管(23)构成冷凝器(6),第一主管(22)与第二主管(23)之间相互平行且固定在所述内胆(1)外壁上,所述第一主管(22)连接冷媒进口管,所述第二主管(23)连接冷媒出口管;所述真空罩(3)置于所述空腔(7)内且包覆所述内胆(1)外壁和若干条所述微通道(2)形成密闭真空区(8),所述真空罩(3)顶部设有真空口(21),所述真空口(21)与所述密闭真空区(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防腐防漏热热泵储热水箱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9)的排气口与所述蒸发器(11)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三电磁阀(14),当检测到水箱抽真空或蒸发器(11)需除霜时,所述热泵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14)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防腐防漏热热泵储热水箱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上设有水路进口(17)和水路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顺权苏健李大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