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密封圈装配,涉及一种自动套胶圈机构。
技术介绍
1、硅胶密封圈在电子烟的芯子起到密封、防止漏油、透气,影响电子烟的口感及发热性能,每个芯子都需要套1至2个密封硅胶圈。由于硅胶圈的尺寸小,人工手动套取密封硅胶圈操作动作较困难、效率低,人工重复动作久了,生产效率就下降。且小尺寸胶圈在套入产品时,需要将硅胶圈撑开,需要注意硅胶圈撑开的力度与撑开的直径大小,两个问题都将会造成硅胶圈断裂。人工套硅胶圈目前跟不上生产需求,亟需一款能取套小密封硅胶圈的机构来提高效率,并降低员工劳动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套胶圈机构,用于实现小尺寸胶圈装配的自动化。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套胶圈机构,位于胶圈上料工位与工件套圈工位之间,包括胶圈抓取单元、扩圈单元和套圈单元;
4、所述胶圈抓取单元通过运动模组驱动用于从胶圈上料工位抓取胶圈并转移至扩圈单元;
5、所述扩圈单元用于扩大胶圈并将胶圈转移至套圈单元;
6、所述套圈单元通过运动模组驱动用于将胶圈转移至工件套圈工位的工件上。
7、进一步的,所述胶圈抓取单元包括胶圈转移导杆,所述胶圈转移导杆的底端设有倒角,所述倒角用于挤压胶圈使胶圈沿倒角套在胶圈转移导杆上。
8、进一步的,所述扩圈单元包括扩圈导柱,所述扩圈导柱的顶端设有锥面,所述锥面顶端沿扩圈导柱轴向设有可容纳胶圈转移导杆的开口槽
9、所述胶圈转移导杆设有限位横杆,当运动模组驱动胶圈转移导杆进入开口槽时,所述限位横杆用于带动胶圈沿锥面套设在扩圈导柱上。
10、进一步的,所述胶圈转移导杆的两侧设有滑槽;
11、所述扩圈导柱的开口槽的顶端设有可位于滑槽内的铲块,所述铲块表面与锥面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扩圈单元还包括退圈推臂,所述退圈推臂与扩圈导柱紧密接触,所述退圈推臂通过退圈气缸驱动沿扩圈导柱轴向往复运动,所述退圈推臂用于与驱动扩圈导柱上的胶圈位移。
13、进一步的,所述退圈推臂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位于所述开口槽内。
14、进一步的,所述套圈单元包括套圈导柱和套圈推臂;
15、所述套圈导柱的底端设有与扩圈导柱的锥面锲合的凹槽;
16、所述套圈推臂与套圈导柱紧密接触,所述套圈推臂由套圈气缸驱动沿套圈导柱的轴向做往复运动,所述套圈推臂用于驱动套圈推臂上的胶圈位移。
17、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两侧设有供导向斜面通过的开口。
18、进一步的,所述套圈导柱的外径与扩圈导柱的外径相等。
19、进一步的,所述胶圈抓取单元和套圈单元位于同一个运动模组上,所述胶圈抓取单元和套圈单元同步运动。
20、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胶圈抓取单元、扩圈单元和套圈单元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对小尺寸胶圈的自动化装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通过扩圈单元的设计,能够避免硅胶圈因尺寸过小而发生断裂的问题,保障了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胶圈转移导杆、扩圈导柱、退圈推臂和套圈推臂等部件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对胶圈的精准、稳定套入,减少了因人工操作而可能引起的装配误差,提高了产品质量。
21、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套胶圈机构,位于胶圈上料工位(100)与工件套圈工位(2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圈抓取单元(300)、扩圈单元(400)和套圈单元(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抓取单元(300)包括胶圈转移导杆(310),所述胶圈转移导杆(310)的底端设有倒角(311),所述倒角(311)用于挤压胶圈使胶圈沿倒角(311)套在胶圈转移导杆(3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圈单元(400)包括扩圈导柱(410),所述扩圈导柱(410)的顶端设有锥面(411),所述锥面(411)顶端沿扩圈导柱(410)轴向设有可容纳胶圈转移导杆(310)的开口槽(4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转移导杆(310)的两侧设有滑槽(3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圈单元(400)还包括退圈推臂(420),所述退圈推臂(420)与扩圈导柱(410)紧密接触,所述退圈推臂(420)通过退圈气缸(430)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圈推臂(420)设有导向斜面(421),所述导向斜面(421)位于所述开口槽(4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单元(500)包括套圈导柱(510)和套圈推臂(5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11)的两侧设有供导向斜面(421)通过的开口(5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导柱(510)的外径与扩圈导柱(410)的外径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抓取单元(300)和套圈单元(500)位于同一个运动模组(600)上,所述胶圈抓取单元(300)和套圈单元(500)同步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套胶圈机构,位于胶圈上料工位(100)与工件套圈工位(2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圈抓取单元(300)、扩圈单元(400)和套圈单元(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抓取单元(300)包括胶圈转移导杆(310),所述胶圈转移导杆(310)的底端设有倒角(311),所述倒角(311)用于挤压胶圈使胶圈沿倒角(311)套在胶圈转移导杆(3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圈单元(400)包括扩圈导柱(410),所述扩圈导柱(410)的顶端设有锥面(411),所述锥面(411)顶端沿扩圈导柱(410)轴向设有可容纳胶圈转移导杆(310)的开口槽(4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转移导杆(310)的两侧设有滑槽(3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套胶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圈单元(400)还包括退圈推臂(420),所述退圈推臂(420)与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