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718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涉及脑电图检测技术领域。该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包括穿戴耳罩和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穿戴耳罩的一侧表面,所述穿戴耳罩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定位带,所述定位带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壁安装有挤压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听觉通路传递至大脑干,产生特定的神经电位响应,放大器会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并传输到处理器,从而实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导致使用者需要进行TCD或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检测时,需通过多个设备才能实现多项的检测效果,导致检测效率较低且检测过程较为麻烦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脑电图检测,具体为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


技术介绍

1、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检测头架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支持神经电生理测试过程中头部固定和电极定位的设备。这种头架的主要功能是确保测试期间患者头部的稳定性和准确的电极放置,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这种头架通常设计成多功能的,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的电极,并提供稳定的支持,以确保准确的测试结果。

2、现有技术的神经检测头架一般是通过电极与使用者的脑部互相接触,通过电极对使用者的脑部进行检测,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神经检测脑部头架一般只具备单一的检测功能,导致使用者需要进行tcd或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检测时,需通过多个设备才能实现多项的检测效果,导致检测效率较低且检测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神经检测脑部头架一般只具备单一的检测功能,导致使用者需要进行tcd或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检测时,需通过多个设备才能实现多项的检测效果,导致检测效率较低且检测过程较为麻烦的问题。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包括穿戴耳罩和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穿戴耳罩的一侧表面,所述穿戴耳罩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定位带,所述定位带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壁安装有挤压弹簧,所述安装管的内壁安装有银电极,所述外壳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旋转槽,所述外壳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处理器,所述外壳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穿戴耳罩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后脑固定架,所述穿戴耳罩的底端表面安装有数据传输线,所述穿戴耳罩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监测组件,所述穿戴耳罩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固定组件。

5、进一步的,所述穿戴耳罩和外壳为两个,所述旋转轴为六个每三个为一组,每个所述穿戴耳罩的一侧表面皆对应分布有一组旋转轴,所述定位带为三个,每个所述定位带与两个旋转轴之间活动旋转连接,所述定位带的外侧表面与穿戴耳罩的一侧表面活动接触,所述定位带的一侧表面与旋转槽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数据传输线与银电极之间电性连接。

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定位带的底端表面皆对应分布有若干个安装管,每个所述安装管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挤压弹簧,每个所述安装管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银电极,所述挤压弹簧的底端表面与银电极的顶端表面互相接触,所述银电极的外侧表面与安装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线与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声音刺激发生器,所述穿戴耳罩的内壁安装有接触电极,所述声音刺激发生器的内壁安装有放大器,所述声音刺激发生器安装在穿戴耳罩的一侧表面。

8、进一步的,所述声音刺激发生器与控制器以及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接触电极与控制器以及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放大器与控制器以及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前脑固定架,所述前脑固定架的外侧表面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球槽,所述球槽的内壁安装有球轴,所述球轴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壁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定位槽的内壁安装有推动管,所述推动管的内壁安装有tcd监测探头,所述前脑固定架安装在穿戴耳罩的一侧表面,所述前脑固定架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检测模块。

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等距分布在前脑固定架的一侧表面,每个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表面结对应分布有球槽,每个所述球槽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球轴,所述球轴的外侧表面与球槽的内壁活动旋转连接,每个所述球轴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伸缩弹簧,每个所述定位槽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推动管,所述推动管的外侧表面与定位槽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推动管的一侧表面与伸缩弹簧的一端活动接触,所述tcd监测探头的外侧表面与两个推动管的内壁活动插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拼接板,所述拼接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安装有螺旋柱,所述螺旋柱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固定螺帽,所述拼接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脑氧监测仪,所述拼接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红外温度监测器,所述前脑固定架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拼接板安装在前脑固定架的一侧表面。

12、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前脑固定架的一侧表面活动接触,所述螺旋柱的外侧表面与固定孔的内壁活动插接,所述固定螺帽的外侧表面与螺旋柱的外侧表面通过螺纹活动旋转连接。

13、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检测的数据进行记录处理,通过听觉通路传递至大脑干,产生特定的神经电位响应,放大器会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并传输到处理器,从而实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导致使用者需要进行tcd或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检测时,需通过多个设备才能实现多项的检测效果,导致检测效率较低且检测过程较为麻烦的缺陷。

16、2、该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银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能够有效传递电信号,一旦接触头皮,银电极7能够有效地捕捉到来自大脑电活动的信号,当银电极7捕捉到信号是会通过数据传输线12将信号输出至数据采集设备,最后又数据采集设备呈现出脑电图,从而实现脑电图的检测。

17、3、该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通过推动拼接板使得螺旋柱插入至固定孔的内壁并从另一面穿出,当穿出完毕时此时将固定螺帽套接在螺旋柱的外侧表面,并将其进行旋转,当固定螺帽旋转时会沿着螺旋柱进行移动,这时移动的固定螺帽会与前脑固定架的一侧表面互相接触,从而将拼接板稳定的固定在前脑固定架的一侧表面,实现对检测模块的安装。

18、4、该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通过发射近红外光穿透头皮和颅骨到达脑组织,光线在脑组织中会被含氧和不含氧的血红蛋白以不同的方式吸收,仪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光,测量光的强度变化,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脑部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的比例,从而估算脑部的氧气水平,从而实现对使用者的检测,并且当红外温度监测器启动时会对使用者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双监测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包括穿戴耳罩(1)和外壳(2),所述外壳(2)安装在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定位带(4),所述定位带(4)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安装管(5),所述安装管(5)的内壁安装有挤压弹簧(6),所述安装管(5)的内壁安装有银电极(7),所述外壳(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旋转槽(8),所述外壳(2)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处理器(9),所述外壳(2)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控制器(10),所述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后脑固定架(11),所述穿戴耳罩(1)的底端表面安装有数据传输线(12),所述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监测组件,所述穿戴耳罩(1)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耳罩(1)和外壳(2)为两个,所述旋转轴(3)为六个每三个为一组,每个所述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皆对应分布有一组旋转轴(3),所述定位带(4)为三个,每个所述定位带(4)与两个旋转轴(3)之间活动旋转连接,所述定位带(4)的外侧表面与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活动接触,所述定位带(4)的一侧表面与旋转槽(8)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数据传输线(12)与银电极(7)之间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带(4)的底端表面皆对应分布有若干个安装管(5),每个所述安装管(5)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挤压弹簧(6),每个所述安装管(5)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银电极(7),所述挤压弹簧(6)的底端表面与银电极(7)的顶端表面互相接触,所述银电极(7)的外侧表面与安装管(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处理器(9)与控制器(1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线(12)与处理器(9)之间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声音刺激发生器(13),所述穿戴耳罩(1)的内壁安装有接触电极(14),所述声音刺激发生器(13)的内壁安装有放大器(15),所述声音刺激发生器(13)安装在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刺激发生器(13)与控制器(10)以及处理器(9)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接触电极(14)与控制器(10)以及处理器(9)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放大器(15)与控制器(10)以及处理器(9)之间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前脑固定架(16),所述前脑固定架(16)的外侧表面安装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球槽(18),所述球槽(18)的内壁安装有球轴(19),所述球轴(19)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20),所述定位槽(20)的内壁安装有伸缩弹簧(21),所述定位槽(20)的内壁安装有推动管(22),所述推动管(22)的内壁安装有TCD监测探头(23),所述前脑固定架(16)安装在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所述前脑固定架(16)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检测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7)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17)等距分布在前脑固定架(16)的一侧表面,每个所述限位块(17)的一侧表面结对应分布有球槽(18),每个所述球槽(18)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球轴(19),所述球轴(19)的外侧表面与球槽(18)的内壁活动旋转连接,每个所述球轴(19)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定位槽(20),每个所述定位槽(20)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伸缩弹簧(21),每个所述定位槽(20)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推动管(22),所述推动管(22)的外侧表面与定位槽(20)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推动管(22)的一侧表面与伸缩弹簧(21)的一端活动接触,所述TCD监测探头(23)的外侧表面与两个推动管(22)的内壁活动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拼接板(24),所述拼接板(24)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卡槽(25),所述卡槽(25)的内壁安装有螺旋柱(26),所述螺旋柱(26)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固定螺帽(27),所述拼接板(24)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脑氧监测仪(28),所述拼接板(24)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红外温度监测器(29),所述前脑固定架(16)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固定孔(30),所述拼接板(24)安装在前脑固定架(16)的一侧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包括穿戴耳罩(1)和外壳(2),所述外壳(2)安装在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定位带(4),所述定位带(4)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安装管(5),所述安装管(5)的内壁安装有挤压弹簧(6),所述安装管(5)的内壁安装有银电极(7),所述外壳(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旋转槽(8),所述外壳(2)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处理器(9),所述外壳(2)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控制器(10),所述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后脑固定架(11),所述穿戴耳罩(1)的底端表面安装有数据传输线(12),所述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监测组件,所述穿戴耳罩(1)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耳罩(1)和外壳(2)为两个,所述旋转轴(3)为六个每三个为一组,每个所述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皆对应分布有一组旋转轴(3),所述定位带(4)为三个,每个所述定位带(4)与两个旋转轴(3)之间活动旋转连接,所述定位带(4)的外侧表面与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活动接触,所述定位带(4)的一侧表面与旋转槽(8)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数据传输线(12)与银电极(7)之间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带(4)的底端表面皆对应分布有若干个安装管(5),每个所述安装管(5)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挤压弹簧(6),每个所述安装管(5)的内壁皆对应分布有银电极(7),所述挤压弹簧(6)的底端表面与银电极(7)的顶端表面互相接触,所述银电极(7)的外侧表面与安装管(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处理器(9)与控制器(1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线(12)与处理器(9)之间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声音刺激发生器(13),所述穿戴耳罩(1)的内壁安装有接触电极(14),所述声音刺激发生器(13)的内壁安装有放大器(15),所述声音刺激发生器(13)安装在穿戴耳罩(1)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电生理室使用的多模态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刺激发生器(13)与控制器(10)以及处理器(9)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接触电极(14)与控制器(10)以及处理器(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果王俊陈宸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