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705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及系统,通过检测系统各原边模块的输入阻抗角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各原边模块驱动信号的相位差,实现多个原边模块驱动信号的输入阻抗角与给定的输入阻抗角一致,从而同步多个原边模块驱动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主从通信同步法,不需引入额外的通信环节,由此不需要对每一个原边模块进行相应的延时补偿,减少了工作量,更易于工业化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在模块间驱动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应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原边双模块MC‑WPT系统能正常传输功率;在耦合系数或负载变化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仍能实现系统各原边模块的驱动相位同步,验证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尤其涉及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power transfer,mc-wpt)基于磁耦合谐振原理,通过磁耦合将电力从一次电源侧输送到二次负载侧,而无需电气接触,增加了电能传输功率,提高了电能传输效率,且不受冰、水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影响,因此对环境友好且免维护。如今,mc-wpt系统已用于各种应用,包括生物医学植入物的无线充电、采矿应用、水下电源、agv和电动汽车。

2、目前,中小功率静态mc-wpt技术己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广泛应用于民用电子产品中。然而,在大功率应用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设备应用领域,往往需要几百kw(甚至上mw)传输功率。单模块的mc-wpt系统受到电力电子器件容量与成本限制,往往难以满足这种大功率负荷、高强度运行的需求。即使能够达到大功率要求,也会因昂贵的器件而增加系统的成本。

3、模块化逆变器并联输入的方法能提高系统发射端电流,实现大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包括原边侧和副边侧;所述原边侧包括原边线圈Lp以及与原边线圈Lp并联的N≥2个原边模块,N个原边模块依次启动;所述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第i个原边模块即原边模块i,i=1,2,…,N,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9中,测量得到的输入阻抗角由下式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边多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包括原边侧和副边侧;所述原边侧包括原边线圈lp以及与原边线圈lp并联的n≥2个原边模块,n个原边模块依次启动;所述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第i个原边模块即原边模块i,i=1,2,…,n,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9中,测量得到的输入阻抗角由下式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中,第一脉冲波srd1-i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原边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直流电源、高频逆变电路和原边补偿网络,所述副边侧包括顺序连接的副边线圈ls、副边补偿网络、整流滤波电路和负载rl;原边补偿网络采用lclc型补偿网络,但其中与原边线圈lp串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宏晟谭华麟林涛王智慧戴欣唐春森左志平陈丰伟赵雷李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